空气也能发电!总投资超两百亿元的全球最大新型储能基地启动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7 23:01:07

  用电量稳居全国前三,新能源装机占比、省外来电迅速大幅增长的山东,将迎来世界最大体量的新型储能项目集群。这将 显著提升其省内外绿电消纳能力,缓解电网调峰压力。

  据介绍,上述3060MW储能基地工程创造三项“世界纪录”、两项“国内之首”: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体量新型储能基地、世界最大规模盐矿定制造腔储能基地和世界首台(套)单机功率6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这也是国内首个受端大规模绿电消纳枢纽工程,并首创“盐电联营+采储一体”集群式开发模式。

  澎湃新闻了解到,该储能基地工程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黄岗镇南部,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联合山东国惠共同投资,总投资额超200亿元。依托当地丰富的盐矿资源禀赋,项目采用定制造腔的模式规划建设3×660MW和3×360MW压缩空气储能基地,项目总装机容量3060MW,预计年发电40亿度,发电转换效率约70%。

  山东在新型储能领域领跑全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山东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468.4万千瓦,较2022年底翻了三番,位居全国首位,到2025、2030年将分别突破600万千瓦和1600万千瓦。截至4月底,山东年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829万千瓦,占比总装机的45.3%。其中,光伏装机6111.5万千瓦、生物质装机444.8万千瓦、风电装机2600.4万千瓦,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位。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压缩空气、飞轮储能、锂电储能等正构建起山东新型储能的“超强阵容”。

  压缩空气储能被业内视为最具潜力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之一。这种“空气充电宝”的原理并不复杂,当电力过剩时,将空气压缩储存到足够大的腔体里,可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势能。当需要用电时,高压空气经过加热,进入膨胀机变成常压空气,在此过程中带动发电机发电,空气压缩势能即可转化成电能输出。

  对比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大功率、长时间、广选址、深调峰、易建设、高安全、长寿命、全绿色等技术优势。该技术选址灵活,不仅可以采用天然盐矿进行定制化造穴和废弃盐穴作为储气库,还可以采用人工硐室建造储气库。政策利好下,不断有企业入局压缩空气储能。其中,中国能建正牵头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的研发、建设及产业化推广。

  中国能建数科集团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位于山东菏泽的3060MW储能基地工程采用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空气膨胀机单机功率全球最大,效率可达92%以上,压缩机平均效率可达90%以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实现了建库时间较常规水溶造腔缩短50%,可缩短溶腔时间4至6年,造腔成功率可达99.99%,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进一步压降施工成本和降低投资风险。一期项目世界首台(套)66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完成可研方案评审,预计9月份开工建设。

  目前,中国能建正在开发和建设50余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积极探索新型长时储能与新能源业务融合发展,全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由其主体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湖北应城300MW盐穴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7月初正式参与湖北省迎峰度夏保电任务,即将进入商业运行期;已全面开工的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山东泰安350MW盐穴型压缩空气储能工程,也将成为山东省内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350MW压气储能电站。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2月9日电(吴骆霞 姚鹏鹏)“线路上的视频侦查工作最难开展,铁路线路长、摄像头间隔远,往往只能依靠两列火车前后经过的时间点来判定大概的时间范围,工作量很大。”南宁铁路公安局民警王靖说。

  (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警情通报称,2023年1月7日19时21分,资中县公安局接到群众邓某报警称:朋友曹某英(女,18岁)情绪反常,有自杀倾向,但去向不明,请求警方帮助。事件发生后,资中县公安局全力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事发地上下游及周边区域进行搜寻,同步展开视频监控排查、现场走访调查、关系人员核查等工作。期问,资中县公安局于1月13日立案侦查。

  由于道路湿滑,9日上午,呼和浩特的“上班族”大都选择了乘坐公交、出租车出行,市民邱永平说,“技术不行,只好把车放在家里。”

  春节假期后,多地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推进,为扩大内需提供有力支撑;以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推动商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出台具体方案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挖掘乡村消费空间和潜力……既着眼长远又把握当下,一系列政策举措瞄准堵点卡点,频频为内需市场吹来暖风。

  孟磊称,自陆股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开通后至2015年底,由于A股市场波动较大,北向资金也出现大幅波动;2016年初至2017年中:在中国经济企稳反弹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呈现稳定的净流入;2017年中至2021年末,MSCI纳入A股推动北向资金呈趋势性流入;2022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净流入的节奏曾一度受疫情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扰动,目前已修正至此前的长期趋势。

谢俊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