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世界稻都”湖南安江:稻香飘千年 农文旅展新颜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6 16:49:57

  中新网怀化6月14日电(张笛)这里有展现中国史前文化绚丽画卷的高庙遗址,有袁隆平院士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并生活工作37年之久的安江农校,有保留完好的中式、苏式、美式建筑并存的黔阳地委行署……细数“世界稻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怀化洪江市安江镇,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无不令人震撼。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近年来,洪江市以打造怀化旅游“金三角”与承办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为契机,立足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持续擦亮“世界稻都”的名片。

  穿过古色古香的安江农校校门,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几个黄色大字在斑驳的红墙上十分耀眼。循着安江农校发展的历史主线,袁隆平生活、工作多年的旧居、老校舍、科研楼、实验室、试验田……几十年前的模样历久弥新,吸引着游客驻足拍照、打卡纪念。

  近年来,研学、党建活动成为安江农校纪念园的主流业态。该纪念园管理处处长谢军表示,纪念园园区一次性可同时容纳2000余名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有水稻试验田和果园培育基地面积约315亩,周边还有几千亩农田,非常适合开展农耕文化体验等实践课程。2024年春季研学,园区共接待了102个班级开展活动。

  洪江市高度重视纪念园提质改造工作,完成了研学室外场景布置、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展陈、安江农校周边环境整治等,以提升研学服务质量。此外,还打造了沉浸式情景剧、牛棚民宿、稻香餐厅等项目以丰富园区业态。

  与安江农校隔江相望的高庙遗址,主体遗存属新石器时代,为典型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三次进行科学发掘,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少量)和60余种水、陆生动物遗存,以及包括白陶在内的表现宗教题材的精美陶器。据浮选所获稻壳和土壤水稻硅质体等遗存证实,当地最迟在距今7400年左右已有稻作农业。

  如今,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核心项目包括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考古遗址公园、现代农业科技园及现代农业体验项目、传统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和民宿体验项目等。目前安江农校游客服务中心、迎宾广场、文化长廊及高庙遗址码头提质改造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杂交水稻发源地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高庙遗址保护展示等项目预计于8月底完工试运营。

  洪江市委副书记向胜科表示,推进安江农耕文化旅游区建设,大力发展文旅,安江区位优势明显。从安江出发乘高铁15分钟可抵达怀化,距离最远的通道县自驾也不到两小时车程,可串联怀化的各个景点打造不同特色的精品线路。

  洪江市以内,安江周边有下坪村黔之橙体验区、补顺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可以亲水近水、露营、采摘,还有千亩稻田、柑橘园等。40分钟可以到黔阳古城,感受明清建筑和文化。1小时可以到达雪峰 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宝顶、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三里海上侗寨,冬天可观雪,夏天可避暑。(完)

  美国高通公司产品管理主任、全球车联网生态系统负责人吉姆·米塞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在车联网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政府引导功不可没。<strong>“我们在与美国相关产业决策者沟通时,经常提到中国经验。”</strong>

  <strong>【地评线】荔枝网评:打造平安便捷温馨春运 全力守护“流动的中国”</strong>

  她还认为,2023年中国房地产活动会企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小。预计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在最近一两个月将会见底,今年三四月份(扣除季节性因素后)开始环比出现反弹。今年全年,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从当前的低谷行至年末的回升,环比增长或将达到两位数。

  “病毒变弱了,我们变强了”——当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减弱,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提高,中国防控经验日益丰富时,这个结论显而易见。

  报告中第三处可透视该省民生深意的“人民”相关表述,是前述提及的“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

  (二)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是由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复制西方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是根本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牢牢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管控底线;贯彻全面节约战略,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撑高质量发展,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张天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