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2000例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27 17:07:14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三名志愿者26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广东省红十字会26日表示,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内地率先突破2000例。

  第2000例捐献者戴振源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2022年9月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4月,经检索,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通过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6月26日他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平时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明白血液病患者的痛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我希望通过亲身经历告诉公众,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却能挽救一个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也希望有更多的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戴振源说。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们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造血干细胞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或治愈疾病。

  据介绍,2001年8月,广东省实现第1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2020年12月实现第1000例捐献,2024年6月实现第2000例捐献。每千例捐献速度不断加快,从工作启动之初的“20年捐献1000例”发展到如今的“3年半捐献1000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 士加入志愿捐献行列。近年来,青年群体成为捐献者的主力军,这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社会公益和医疗捐献的积极态度。与此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流程的标准化,捐献流程变得更加高效和规范。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已经加入世界骨髓库,这意味着中国的捐献者可以为全球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从国际资料库中寻找匹配的供者。

  近年来,为应对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现状,吉林省不断探索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银发族”乐享晚年。

  这份报告还显示,近半数企业集中在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分析认为,成熟的产业链、优质的人才资源和巨大的零售消费市场需求为国货品牌培育和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相较于上一届报告,此次有更多来自川渝、东北等地的企业入选,被认为“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与生机”。

  那么,“黑竞赛”为何长期以来受到一批家长的追捧?

  中共南昌市红谷滩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红谷滩区政府侨办主任周则河做招商推介时表示,红谷滩全区已落户5079家数字经济企业,集聚了6家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了14家全国VR50强企业,中国移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江西求是高等研究院落户投产。

  去年,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朝天小学港澳子弟班受访者对教育水平表示满意,并希望子女继续在内地就读大学。有接近九成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希望留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积极心态。

  刘正寅:华夏认同的演进和升华是个动态的过程,许多族群参与其中,主导力量实际也一直在各民族间动态转移。在此过程中各民族自身也在发展、变化,并不断扩大这个认同。我认为这本身就折射了人类族群发展、融合的一定规律。

黄强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