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大熊猫”入驻QQ浏览器,助力绿色生态公益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2 19:20:45

  如果有一只熊猫既知自然地理,又晓动植百科,还能陪伴你上班,为你的工作学习“伸出援手”,你愿意“认领”吗?

  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腾讯公司发布全球首只“全真大熊猫”。同日,QQ浏览器与腾讯公益基于此IP形象,合作推出“奋斗熊猫”线上互动项目。用户可在QQ浏览器App中搜索“奋斗熊猫”,跟随“全真大熊猫”云游中国国家公园,了解国家公园及旗舰物种科普知识。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业指导下,腾讯以游戏科技高拟真建模技术,对“全真大熊猫”超过200万根毛发进行复杂的几何细节处理,使毛发的质感、纹理与动态过程更接近真实。同时,根据熊猫真实的生理结构,以智能骨骼绑定、超3A影视级高精度生物体渲染,还原了大熊猫运动过程中的骨骼与肌肉细节,实现动作姿态的仿真重现,并通过腾讯混元大模型让“全真大熊猫”能聊天、懂科普,“形神兼备”地打造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数字IP。

  “奋斗熊猫”化身“小助手”陪伴用户办公学习

  在QQ浏览器上,这只“全真大熊猫”会出现在PDF格式转换、扫描、垃圾清理等工具场景下,成为网友日常办公和学习的“小助手”,变身成为一只“奋斗熊猫”,陪伴网友办公和学习。他还会成为出题官,考考网友们对熊猫的了解程度,或者成为小导游,带网友游览中国国家公园,认识珍稀动植物。

  完成小助手、出题官和小导游任务后,“奋斗熊猫”可以获得胡萝卜、窝窝头、苹果和竹笋等“效率果果”,吃了这些,他便可以早早地“下班”,而用户则可以获得“笋币”,捐献给公益项目。

  当谈到引入“全真大熊猫”的初衷,QQ浏览器产品负责人表示,熊猫作为中国国宝,天然具备亲近感和治愈感。但多数人一生难得去看一次熊猫,更别说日常能与熊猫亲密互动了。数字技术既能提供一种新的方式亲近熊猫,还能汇聚公众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QQ浏览器希望借助“奋斗熊猫”,消除网友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不快乐,同时鼓励用户低碳办公,关注生物多样性,积极参与公益项目。“我们希望他(奋斗熊猫)成为‘上班搭子’,陪伴大家的每一个 工作时刻,同时也是小小的‘公益使者’,带领大家关注和支持绿色生态公益。

  “小导游”带你浏览中国国家公园做公益

  相比职场,“奋斗熊猫”更加关心我们的国家公园。QQ浏览器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合作,打造出旗舰物种科普专区。用户可以通过百科词条、立知问答,了解国家公园的珍稀动植物。

  在“奋斗熊猫”的陪伴下,用户边搜边看,高效、全面探索各国家公园中的珍稀动植物和地貌生态百科,深入了解和感受各大旗舰物种的自然栖息地、我国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等绿色生态的独有魅力。

  除此以外,网友与奋斗熊猫互动后可赢取并捐赠“笋币”,当所有网友捐赠的“笋币”到达一定数量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将出资,支持专业公益机构落地执行,修复20000平米四川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网友在探索完五个公园的所有知识点后,还将解锁来自腾讯公益的“国家公园探索官”公益勋章。

  十年来,未来科技城吸引了上万家企业入驻。常住人口从2011年的6万人涨到了2021年的42万人。这些人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总就业人数的84.5%,就业人口平均年龄也从46岁下降到32.5岁。

  经综合研判,2023年平潭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测试)中的<strong>必考类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或200米游泳(泳姿不限)项目予以免试,相应成绩按满分赋分</strong>。抽考类和抽选考类项目按原公布项目进行,具体实施细则另行通知。

  马珏是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地理教研组长、海淀区高中地理学科总督学。她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2019年,学生们开始使用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明显增加了地球科学领域的知识,内容广度有所增加,但深度不够。

  去年底,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赴阿里巴巴考察,强调要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邓帅表示,从余杭区市监局的角度来说,坚持服务与监管双管齐下。“若发生严重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我们会公正评判,严格执法,但对于违法情节轻微且没有产生实质后果的行为,也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古力巴哈尔的每次“出场”都很有意思,每次讲述的故事也不尽相同,会根据西方的需要来“定制”抹黑中国的内容。比如西方炒作妇女议题时,她就把与妇女“问题”相关的故事“编得很严重”,声称“要拯救新疆维吾尔族妇女”;西方需要炒作所谓“强制绝育”“强迫劳动”等话题时,她的故事就会突出相关描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西方炒作的所有话题全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怎么会这么巧?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了新增就业,体现了就业优先的政策思路。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过往几年的1100万人上调至1200万人,调查失业率目标5.5%与之前保持一致。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较2017年增加了363万人,今年政策将重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青年失业率中枢上行的问题。就业优先政策发力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和失业率目标可以完成。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