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创新链 “链”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8 21:24:14

  这台显微镜有多重要 ?

  “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都需要有极端使用条件下的‘健康证明’,才能‘上岗’工作。而为材料做‘体检’,只有专业设备才能做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系统工程师杨尚京介绍,在极端环境下为材料做检测,技术挑战极大,即使是进口设备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2020年11月,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组建项目团队,致力于设计X射线显微镜。团队一方面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购探测器、防护棚屋等部件,培育高端分析表征仪器产业链;另一方面链接长三角创新资源,与上海光源、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搭建创新链,进行协同攻关。

  零部件采购回来后的整机集成,特别是精度提升,是最难的一环。X射线是不可见光,要实现精准成像,相当于要在黑暗中命中“靶心”。判断是否命中,就要看X射线是否穿过标样打到探测器上。而标样的理想直径仅为1微米,不及一根头发丝的1/60。

  “上海团队有成像技术经验,我们发挥设计与材料研发优势,创新工艺制作标定材料,又经过3个月的反复尝试,逐步将精度提高到目标值。”杨尚京介绍,团队2021年8月制造出首台四维X射线显微镜原理样机,2022年12月售出首台,目前公司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

  作为一头连接科技、一头连接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正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

  “长三角是全国材料领域的聚集地,不仅特钢、碳纤维等供应端场景丰富,而且船舶、汽车等应用端体量庞大。在江苏,新材料集群是全省重点培育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2023年实现营收1.6万亿元。”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萍介绍。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不断链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不仅攻关重大装备,支撑科学技术发展;也面向企业发展实际,由企业出资、研究院出人才出技术,共建联合实验室,并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高校院所,满足企业与行业发展需求。

  今年3月,浙江一家不锈钢龙头企业找到研究院,提出共建联合实验室,破解熔炼高强钢这一技术难题。

  2022年2月21日,《保定日报》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讲述44名阜平娃走上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舞台的故事。两天后,邓小岚读到这篇文章,深情地在旁边写下了这句话。

  而今,我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升级。

  韵达在澄清公告中也表示,对于个别网点所在区域派件延迟的情况,最近公司已采取积极的措施,截至目前,这些网点积压的快件绝大多数已得到及时清理,近日将全部清理完毕。

  抗体检测可评估二次感染抵抗力,适用于这些人群

  有同志不甘心:“放眼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一些县,困难也不比咱们少,人家能干出成绩,造福一方,咱们为啥就不行?关键还是要发展产业!”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爆燃的原因大多源于过度充电,过充后BMS未自动断充,电芯长期高压浮充,隔膜阻塞严重极易导致电池内部形成结晶击穿正负极隔膜,令电芯发生内短路而造成动力电池热失控。”张帆判断,涉事车辆的动力电池和BMS大概率存在硬件损坏或控制策略的缺陷。

黄子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