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初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跌至七个月低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5 05:33:02

  美国6月初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跌至七个月低点,物价高企令受访者担忧个人财务状况。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从69.1降至65.6。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72。

  报告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五到十 年物价将以每年3.1%的速度上涨,略高于5月份预期的3%。预计未来一年通胀率3.3%,与前一个月的预期持平。

  一项衡量消费者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评价的指标下滑12点至79,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反映出受访者对收入的担忧。对经济状况的看法降至2022年底以来最低水平。

  负责调查的Joanne Hsu在一份声明中说,“虽然低收入家庭在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薪资强劲增长,但预算仍然紧张,通胀放缓之际物价仍然高企”。

  消费者信心的下滑表明未来几个月的消费需求将受到抑制。耐用品购买景气指标降至2022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一项衡量消费者预期的指标也下降至今年以来最低水平。

责任编辑:刘明亮

  伯恩斯和沙利文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尚未发现中国向俄罗斯输送武器的任何迹象。伯恩斯在节目中称:“我们还没有看到北京做出最终决定,也还没有看到他们向俄罗斯实际运送武器的证据。”沙利文告诉CNN:“我们还没有看到他们做出一个最终决定……也没有看到他们向俄罗斯提供援助。”沙利文还为自己辩解称:“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他们(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用于这场战争的杀伤性武器,但他们也没有放弃那样做的可能性。”

  <em data-scene="strong">美国政府执法成本不断上升。</em>UFLPA的“有罪假定”要求所有与美国发生贸易关系的经济主体“自证清白”,这势必增加进口审核环节。为完成审核,不仅需要大量执法人员审核企业提供的相关证据,还需要购买和维护相关设备,这无疑会增加执法成本。美国是世界第一进口大国,2021年进口额达到2.891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申请7030万美元用于扩充工作人员,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该法案能够实施,然而这远不足以应对巨大的工作量。

  汪劲松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13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今年2月任四川大学校长。他长期致力于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数控系统、现代集成制造等方面研究。

  美国要求与我国企业合作的美国企业以及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第三国企业,审查其现有的中国供应商是否涉及新疆“强迫劳动”问题,忽视了全球各国制造业产业链的深度分工与合作,缺乏实际操作性。不仅影响美国大型跨国企业的利益,导致相关中小企业濒于破产边缘,也会提高美国居民生活成本。

  所谓“强迫劳动”的泛化使许多国家的众多产业被卷入该法案,美国的西方盟友也遭受重大利益损失,引发国际社会不满。因此,该法案在持续实施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引发盟国政府、跨国企业和本国居民的强烈抵制。

  包括关于加快推进长江、黄河全流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铁路通道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四川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和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建议等。

李建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