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首个中国图书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揭牌

来源: 北青网
2024-06-30 09:22:26

  【中亚专线】中亚首个中国图书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揭牌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28日从中国外文局获悉,当地时间6月27日,中亚地区首个中国图书中心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成立。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与“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第一副校长纳西莫夫共同出席成立仪式并为中国图书中心揭牌。

  于运全在成立仪式上表示,中乌两国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同发展,人文交流在民心相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图书中心”项目旨在以书为媒,积极促进中外人民友好和文化学术交流,增进海外读者对当代中国的了解认知,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关注中国发展,了解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中国图书中心将致力于展示相互的文化魅力,推动两国加强交流对话,深化友谊;更多宣介两国治国理政经验智慧,展示双方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促进两国合作发展;创新丝路文化传播模式,推动多元文明平等互鉴、融合创新。

  纳西莫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提出成立“丝路大学”的倡议,中方为学校的创立和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创办6年来,“丝路大学”有力推动了乌中两国人文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了乌中青年的友好交往。相信此次中国图书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当地读者,尤其是青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为两国人民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自2015年启动以来,中国图书中心已在全球14个国家设立。作为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中国图书中心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设立乌兹别克斯 坦中国图书中心,中国外文局向乌方捐赠了1000余种图书,涉及政治、经济、哲学、艺术、中国传统医学、儿童读物等,受到当地学校师生的好评。(完)

  陈佰山说,按照现行的林业碳汇方法学标准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符合碳汇项目开发条件的森林面积有260万公顷,以2010年至2060年为计入期,51年理论总固碳量可达3.5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可实现碳排放抵消700万吨。

  中医学向来重视疫病进入恢复阶段,正气未复,余邪未尽的病证阶段。病后调理包括调节饮食、调适精神、调节寒热及药物调理等。此时应采取有效而适当的干预措施,利于促进病体尽快恢复健康。对于无明显症状且已核酸转阴的康复期患者,通过对其饮食、睡眠、二便及其他自觉症状,舌脉等征象的观察,辨证而治,有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部分患者在核酸转阴后,恢复期仍会有咳嗽、乏力、纳差、心慌、眠差、气短等症状,需要进一步康复调理。部分重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状况,需要较长的恢复期。所以中医药针对疫病康复期的治疗技术体系,涵盖中药、中医适宜技术、传统功法等中医技术方法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通过给予中药治疗,运用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乏力、纳差等症状,舒缓情绪,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脏腑气津血的状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4日电 2023年1月12日晚,北京798艺术区白盒子艺术馆迎来德国“莱比锡新绘画” VIP贵宾预展。

  交易大厅里,纪振男的摊位上,来自上海、福建等地的菜花,装满4辆卡车,一字排开。谈价、打包、过秤、装车……7点不到,纪振男的60吨菜花,剩下不到10吨。

  中企协秘书长、中国贸促会驻欧盟(比利时)代表处副总代表赵峰代表中企协会长马向军致辞,表示面对新冠疫情、能源危机、地缘冲突,中企协会员单位在危机和变局中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为驻在国经济复苏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各界一道共克时艰。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