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4 02:30:20

  仪式上,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光发布氢能港口建设方案。他介绍,山东港口青岛港将加快推动氢能全链条多场景应用落地,建设“中国氢港”。在具体举措上,山东港口将依托青岛港构建港口氢气供应体系、高效加氢体系、用氢安全管控体系“三大体系”,打造港口氢能全产业链一体化应用示范、多场景应用示范、多元化应用示范“三个示范”,建设氢能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氢 能贸易枢纽平台、氢能港口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平台”。

  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表示,山东港口青岛港氢能港口的建设不仅将显著提升港口运营质量,还将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制氢、加氢、用氢、氢交易产业生态圈,推动港口氢能贸易发展。

  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眼下,在青岛港前湾港区繁忙的作业码头上,一辆辆氢能集卡装载着集装箱,穿梭往返堆场和码头,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氢能集卡最大牵引能力70吨,百公里运行氢耗低至9.7公斤,相较于普通燃油集卡绿色环保优势显著。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推广应用各类港口专用氢能车辆50辆,累计运营里程80万公里,替代燃油26万公升。

  除氢能集卡外,山东港口青岛港还将氢能引入自动化码头应用场景,以氢能驱动自动化轨道吊运行。2022年,青岛港仅用3个月就建成国内首座全资质港口加氢站,该加氢站日加氢能力达到1000公斤以上。目前,加氢站累计加氢量超过80吨,减少碳排放1000吨以上,构建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港口氢能供给体系。

  苏建光介绍,山东港口青岛港还率先开展了7000匹超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的研制工作,该拖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400吨,推动港口氢能应用从陆域向水域延伸。

  这支创业团队里,其他5人分别是李永刚夫妻俩的同学、亲戚、朋友、客户,大家机缘巧合聚在一起尝试创业。双怡佳回忆,2021年年底,大家第一次来到未经开发的欢溪原时,发现土地大量撂荒,竹林杂草丛生,所有人感到心疼的同时,又感叹当地的乡村之美。

(202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从四合乡返回上海后,李永刚把这件事告诉了从事处置不良资产相关工作的妻子王胜蓝。一直找寻共同创业事业的两个人很快达成共识——用心改造这片土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

  “我在立法会加入了5个事务委员会,我本身的强项必定在工商方面。”何敬康说,未来会广泛关注不同社会议题,当中重点是为中小企发声,以及关心青年发展。“我的前辈做了很多青年工作,我希望当我在某个位置的时候,也都可以为下一代青年做我可以做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积极逐鹿公募市场时,私募市场也同样备受外资青睐。1月13日,管理规模超万亿美元的威灵顿投资管理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威灵顿寰宇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成功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产品备案,推出首只面向中国境内合格投资者的QDLP产品——威灵顿全球能源机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张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