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新发现 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与演进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8 20:55:24

  中新社武汉12月5日电 (记者 梁 婷)据湖北省文旅厅5日消息,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近期获多项考古新发现,如迄今规模最大的油子岭文化聚落、年代较早的史前水利系统、史前建筑技术等,为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关键样本。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荆门,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该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进行三次考古发掘。2015年至今,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考古队,持续开展考古工作。

  最新考古工作表明,屈家岭遗址历经油子岭、屈家岭和石家河等史前文化时期,绝对年代为距今5900-4200年。

  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介绍,油子岭文化聚落范围约105万平方米,为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面积最大的聚落,已确认水利系统、墓葬区、居住区和陶器生产区等;屈家岭文化时期,聚落规模扩展至284万平方米,环壕围合面积(含环壕)约90万平方米,发现大型水利系统、高等级建筑区、墓葬和铜矿石等遗存,探索到史前稻田的分布范围,出土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

  近年来,该遗址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专家,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对若干疑似水利设施进行重点勘探。经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水利系统。

  其中,熊家岭水坝分为早晚两期。陶洋介绍,根据水稻等出土遗物及碳十四等测年数据显示,晚期坝的年代距今约4900-4800年,早期坝的年代距今约5100-4900年。经相关专家现场考察,认定其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

  陶洋介绍,屈家岭遗址考古,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大型中心聚落的规划理念、布局演变和社会结构传统,反映了长江中游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明路径,为考察史前农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完)

  在贵州实施的“一免三减半”(景区门票免费,自驾车过路费、住宿费、购买商品费五折)的“冬游贵州”钜惠等活动政策的加持下,冰雪“冷资源”正逐步变成贵州旅游的“热动力”。

  记者从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了解到,1月8日0时42分,恢复营运的首趟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从香港口岸出发后安全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上载有27名香港入境旅客。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内地迎来的首批香港入境旅客。同天0时3分,6名内地旅客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境前往香港。

  不断优化服务挤压非法空间

  不久,民警发现郭某在耳字壕村新设立了偷换煤地点,同时另一名重要嫌疑人葛某也浮出水面。在掌握大量证据后,警方将郭某、葛某以及正在实施换煤的煤车司机等14人当场抓获。

  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北京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各项措施,认真实施铁路、公路、民航、邮政快递等领域疫情防控政策。不再对乘客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实施乘客测温。有序恢复已暂停的客运服务。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和场站、交通运输工具防疫管理。

  春运前夕,同事们曾问王志鑫想不想回家过年。王志鑫说,不想回家是假的,但是这样的春运让他觉得更有意义。(完)

刘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