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最新研究揭示母子互动交流时实时神经同步规律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7-08 15:15:43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神经科学期刊Human Brain Mapping上发表。据了解,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下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的研究,通过EEG(脑电波)双脑同步记录技术,探索了母亲与孩子在不同角色下的双脑同步模式。

  据悉,在人类社会性互动中,母子交流尤为关键,不仅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还涉及复杂的神经机制。母亲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是动态且互惠的。在这种互动中,角色转换是一个关键的动态特征,但背后的神经协同机制尚未被充分研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方面介绍,研究者们设计了一项角色控制的合作任务,通过EEG超扫描记录的方法来探索母亲和儿童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大脑互动的差异。据了解,EEG超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它允许研究者同时记录并比较两个或多个个体在进行社会互动时的脑电活动。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揭示不同大脑之间在实时交流中的神经同步现象,即“大脑间同步”。

  研究人员选取3-4岁的幼儿园儿童,其中半数与母亲组成母子配对,另一半与陌生的女性实验员组成配对。研究人员发现,在合作条件下,“母亲—孩子组”的网络密度和同步强度明显高于“陌生人—孩子组”。

  在研究中,当成人看孩子拼拼图时,随着互动程度的增加,theta频段的双脑网络密度(IBD)逐步增加,同步强度(IBS)逐步增强;当孩子看成人拼拼图时,这种随着互动程度增加而双脑同 步增强的频率转移到了alpha。孩子与母亲在theta频段同步水平的增量与孩子的安全依恋得分显著正相关。孩子与母亲在alpha频段同步水平的增量与母子功能失调互动(P-CDI)得分显著负相关。

  元旦假期消费火热,为新年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也彰显了中国14亿多消费者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让经营者和消费者对2023年多了几分信心。

  随着“乙类乙管”措施加快落地,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加之疫情3年来累积的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今年春运客流从以往低位运行转向快速攀升。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密切关注病毒的致病性,并对这些变化

  <strong>积极创新,优质供给水平更高</strong>

  结合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历史经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积极接种疫苗,主动学习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法。组织中医药专家学者结合新冠防治的中西医最新研究成果,面向全国民众开展防疫主题科普活动。重视防疫心理健康,开展中医药特色的心理援助工作,增强公众的危机应对能力。对于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的人员,从防护、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干预,可有针对性地发放中药预防汤剂或颗粒剂,包括中医药的外治法,如中药香囊、中药熏蒸等,提高整体抗病能力。

林俊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