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夏季达沃斯 他们热议“中国新机遇”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6-28 02:24:06

  25日至27日在中国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全球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政商学界人士参加,规模、场次、嘉宾数量均创新高。很多与会嘉宾都感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强劲,吸引各国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一方面,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给世界经济步入新一轮上行期带来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共同探寻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路径,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反映出人们以团结协作寻求新发展机遇的积极意愿。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克服困难、把握机遇,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蓝海?中方提出四点倡议,呼吁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维护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包容普惠发展,从而给出了一份“中国方案”。

  在与会者看来,这些代表着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顺应了各方携手打造新发展空间的诉求,也有助于突破个别国家构筑的“小院高墙”,符合经济规律和全球发展大势。

  实现经济增长,除了有好的发展理念,还需要切切实实的动力。“中国有着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中国具有产业体系、人才和创新优势”……论坛期间,多位与会者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为自身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也给世界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在华发展4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出席论坛的日本欧力士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刘国平告诉《国际锐评》,尽管国际环境纷繁复杂,中国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也为他们这些外国投资者深耕中国、赢得未来提供了更大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天的热烈研讨中,与会嘉宾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创新。人们意识到,以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将创造出新赛道新业态。这其中,中国凭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了全球科技革命、绿色发展的机遇。

  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论坛上提到,近年来,他们在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仅去年一年研发电池就投入近2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凭借领先的电池回收技术,该公司的锂回收率达到了92%,“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也向《国际锐评》谈到,随着中国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发展与应用,不仅减少了自身碳排放,还能够为各国提供宝贵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实现能源转型;另一方面,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市场大、场景多,未来可以在相关研发、应用和伦理标准制定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应用。

  他们的感受并非个例。数据显示,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包含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中国是全世界“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764家,同比增长17.4%。此外,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全球各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中国是世界创新中心,想打造全球化公司的企业家都不应错过这里的发展机遇。”这个夏天,印度企业家苏哈斯·格皮纳斯的话,说出了很多跨国公司高管的心声。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还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中国的新发展,分享到中国的新机遇。

  释放求贤若渴强烈信号

  跟着小哥送快递

  人们对废墟还有着念想。地震前,大货车司机罗立武和大哥花了几十万元修了房子,两层楼,兄弟俩一人住一层,一层有100多平方米。他曾经坐在院子里想,以后就在这里养老,喝喝茶,看看山水。在外辛苦,但在家里总是安逸的,“坐着都舒服”,但现在,总在车里睡觉的罗立武想着,家里床上的枕头、被套都是新的,拿不出来了。

  “在未经被拍摄者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拍摄,更不能随意发布,因为偷拍行为通常侵犯了被拍摄者的生活安宁权以及肖像权。”赵占领说,如使用目的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拍摄了他人的肖像,但未把他人肖像作为画面主体进行展示,未暴露他人隐私的,不涉及侵犯他人肖像权和隐私权。

  <strong>专家认为 粉丝不理性追星艺人也有责任</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8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介绍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进展时,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表示,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这非常不容易。这一年,我们有效地克服了疫情影响,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8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了133万人,超过了年度目标任务259万人。

张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