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青海“平安关爱”见真章 “清源断流”显成果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7 02:31:27

  中新网西宁6月26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从青海省禁毒委获悉,2023年,该省建立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等机制,创新模式开展禁毒“清源断流”,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总体可控。

  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细微之处见真章

  如何引导吸毒人员身心戒毒并回归社会,是禁毒工作的一大难题。

  据介绍,该省已逐步建立完善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重点行业“毒驾”治理有关职能单位协同工作机制。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212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2人、解决就业120人、帮助办理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障等526人……2023年,青海省1030人次吸毒人员通过“平安关爱”工作措施得到就业帮扶、社会救助。

  此外,青海禁毒部门见面核查社会面吸毒人员13479人,评定高风险类29人、中风险类1963人、低风险类11486人,并制定管控方案、签订管控责任书,逐人落实管控责任。

  青海省通过建立重点行业“毒驾”治理有关职能单位协同工作机制,比对核查公交车、出租车、校车等“七车一船”驾驶人49358人次,吸毒筛查31974人次,吸毒检测22382人次,注销吸毒人员驾驶证45本。当年,青海省未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

  禁毒“清源断流”:创新模式、成果丰硕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拦截高速行驶的车辆,火拼穷凶极恶的凶徒,千里追击锁定毒贩,这样惊心动魄的缉毒场景一次次上演。禁毒“清源断流”“大扫除”……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拔钉追逃”“集群打零”“网上扫毒”……禁毒战法不断创新。

  2023年,青海省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2名、缴获各类毒品3809.258克、查处吸毒人员377人次。

  据悉,当年,青海省破获部级目标案件2起,其中1起实现“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缴毒资”的全链条打击目标,公安部专门发来《贺电》予以表扬。此外,青海禁毒部门破获该省首例涉嫌走私第一类精神药品案件(莫达非尼)。

  涉毒犯罪人员低文化水平人数比例高

  据悉,2023年,青海省涉毒犯罪人员低文化水平人数较多,小学、初中文化160人、占总人数的87.91%,高中、中专文化17人、占9.34%,大专以上学历5人、占2.74%。

  此外,青海省毒品贩运路线有新变化。该省毒品主要是分销、零卖,人货分离、物流寄递已成为贩运毒品常用手段。从2023年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 中发现冰毒贩运渠道有借道青藏公路109线向拉萨贩运以及分销地向西宁周边市州转移的趋势。

  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毒品问题总体可控

  总体看,青海省毒情形势稳中向好、毒品问题总体可控。

  2023年,全省毒情形势呈平稳恢复性正常增长态势,未出现报复性大幅反弹。与此同时,青海省缴获毒品全部来自省外,省内未发现制毒活动;毒品走私贩卖有回潮现象,毒品价格持续攀升;毒品滥用仍以传统毒品为主,替代迭代滥用零星发生;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案件上升,需引起警惕;麻精药品存在流失风险,管控仍需加强等五大特点。(完)

  “各种白酒的酒曲、窖池和酿造环境,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库,含有大量的未知菌种,这些菌种是我国特有的、宝贵的微生物资源。它们有哪些生物学功能?是如何酿造出美酒的?这些亟待我们展开研究和开发利用。”

  “如果能用科学的手段,找到传统酿酒过程中是哪些功能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并分离这些主要的功能微生物,利用功能微生物就可以实现‘基于风味感知的白酒品质定向设计’。那么即便在北京也有可能生产出其他名酒,实现传统酿造向现代发酵工业生产的转变。”任清做了一个比喻,如果把传统酿酒工艺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芯片”就是微生物。

  开发光免疫疗法清除癌细胞

  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起宝表示,此次活动是纪念馆2023年主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拉开了纪念馆文物征集和对外宣传等各项工作的序幕。我们精选馆藏珍贵文物穿插在文艺演出中,借物托情,通过革命文物缅怀两位伟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和他们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是对伟人精神的一次很好的传承与弘扬,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有益尝试。“让文物活起来”是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永恒的研究课题,我们要继续做好推陈出新,发挥纪念馆的教育职能,探索和创新观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把文物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纪念馆的各项事业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加丰硕的业绩。(完)

  戴着金框眼镜、穿着米白色西装的Kristan,是上海一所艺术类院校的大三学生。他拿着话筒上前介绍自己的穿搭:颈间系着外公90年代的领带,无名指上戴着父亲十多年前在巴西买的猫眼石戒指。在投票环节,10多位参与者把口袋巾交到了Kristan手上,他获得了当晚的最佳男士穿搭奖。

  工业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然而一些企业由于管理、工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平均单位能耗比先进水平高出不少。如果再按照高耗能、粗放式的方式扩大生产,能源瓶颈问题将更加严重。

洪宗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