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1 20:06:03

  中新社郑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南郑州上线儿童友好电子地图、新投放近6000辆共享亲子车,为广大儿童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这是该市推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之一。

  中国儿童数量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亿。

  如今,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中国多地推进。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当下,中国多地已尝试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引入“儿童视角”,聆听“童心声”,为城市增添“孩子气”。

  譬如,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培育组建“儿童观察团”,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河南许昌一批“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上岗,到学校食堂查验饭菜温度和餐盘洁净度;湖北武汉将拥堵、磨损的马路美化为颜色醒目、充满童趣、秩序井然的“安全线”,打造“最美上学路”。

  此外,许多城市公共场所的儿童洗手台、儿童垃圾桶、亲子卫生间等儿童友好设施也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惠及更 多儿童。

  2022年,郑州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如今,该市新建或改造儿童友好公园22个,备受欢迎。公园里不仅有沙坑、滑梯、秋千等玩乐设施,还配套草坪绿地、亲子卫生间、儿童指示牌等,一到周末节假日,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角很受欢迎,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郑州市民张茜认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憩空间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认为,营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有助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他建议,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全年龄覆盖,充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并尽可能提升儿童参与度,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除了在硬件上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需社会公众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完)

  二是不断深化中非盟友好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提供新机遇,继续支持非盟引领非洲国家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愿同非洲各国和非盟委员会深度对接发展战略,助力非洲一体化进程。中方率先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支持非盟和非洲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指导意见》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要求进行细化规定。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监管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确需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依法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

  11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近期赖清德等岛内政治人物多次抛出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被外界视为民进党有意调整两岸论述。对此有何评论?

  《名录》修订遵循珍稀性、典型性,注重突出北京特色。比如纳入了北京地区较珍稀的寿带、黄腹山雀、山噪鹛等鸟类;对反映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小??、普通翠鸟等指示物种予以保留,凸显了对物种和栖息地的整体保护的思路;隐纹花松鼠、锡嘴雀、黑尾蜡嘴雀等常被当作宠物饲养的野生动物,普通雨燕、家燕、金腰燕等民众较喜爱的且在传统文化中有美好寓意的野生动物也纳入《名录》。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12月份信贷增量表现较好,信贷结构延续“对公稳、零售弱”格局。

  四、万山区林业局未履行代为补植复绿职责

陈莹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