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上调预期呈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7 15:48:47

  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经济学者表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机构的广泛认可显示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方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增长预期上调具有可持续性

  5月29日,IMF在北京宣布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增长5.0%和4.5%,与今年4月的预测相比,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上调预期主要基于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政府近期推出的有力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韧性。”戈皮纳特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贸易开放以及与全球供应链的融合。中国在支持低收入国家债务重组、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IMF期待在这些方面与中国进一步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态势,释放出多重信号:首先,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我国GDP实现5.0%以上的增长速度完全可期。其次,加快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更快增长,有效实现了经济层面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同时,欧美国家高利率、高通胀的经济政策环境,凸显出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政策空间和增长潜力。

  “统筹 来看,这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齐发力的结果。”刘英分析说,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呈现出逐步复苏向好态势,多地文旅消费火爆尤其瞩目。外贸出口实现稳健开局,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单季首次突破10万亿元,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保持活力,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市场稳健增长。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IMF提出的5.0%的预期增长,与今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左右”的GDP增长预期目标相吻合。“和国际相比,我国对自身经济发展态势有着更深层的认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更重要的是,14亿人口基数上孕育出的超大规模市场,使得中国经济可从供需两端持续为发展激活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体量的科技研发人才,进而让国际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具有可持续性。

  拓展更加多元的外部市场

  在5月30日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包括: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和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经济在石油进出口和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以及低碳经济等工业生产方面高度互补,共建“一带一路”在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实现全覆盖。此次部长会期间,中阿还就未来两年推进多双边、经贸、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

  稍早前,5月26日至27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5个月重启,三国聚焦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务实议题。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日本、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会议期间,三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化,在东盟与中日韩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沟通合作。中方提出,深化经贸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积极拓展外部市场,还体现在近期密集的中外贸易投资互动日程上:5月30日至6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邀访美,同美国战略学术界人士、工商界人士深入交流。5月31日起,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后访问阿联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会见访问国经贸代表并出席中资企业座谈会等。

  “我国对外市场呈现出更多元、更开放的特点。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上升,但总体上利好因素并不少。”刘英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我国在与阿拉伯国家、日韩、东盟和其他各区域拓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特别是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后更加注重加强机制性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带动我国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稳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和韧性。

  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经济仍面临一些阻力。”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5月29日在北京表示,政府需要持续出台有效措施来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为应对潜在金融风险,需谨慎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和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等。她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挑战,将工作重心放在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上,采取支持创新、加大金融部门监管力度等措施,以及出台一些政策来化解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风险。

  余翔认为,随着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需要更全面的一揽子政策促进实现高效转型、降低转型成本。同时要客观看待我国在吸引外资层面出现的波动,持续优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另一个潜在风险来自于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今年,捷克、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欧洲国家央行已进入降息周期,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于当地时间6月6日加入降息“队伍”。然而,美联储降息前景仍扑朔迷离,美国经济陷入既要避免经济衰退、又要遏制通胀的两难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如何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对此,刘英建议,针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我国企业应积极关注汇率变化,运用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余翔则进一步指出,我国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已显著增强。

  本报北京6月6日电

  塔斯社援引俄罗斯相关政治家的评论说,波兰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的举动显示出其对乌克兰事务感兴趣。但是一个坦克连的调动并不会改变前线的局势,因为这很容易在一场大战中就消耗殆尽。

  对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核污染水排海绝非日本一家的私事。我们再次敦促日方重视国际社会的正当合理诉求,同周边邻国、太平洋岛国等利益攸关方及有关国际机构充分协商,切实以公开、透明、科学、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格监督。

  近段时间,在山东菏泽,年夜饭的预订急速升温。据了解,年夜饭套餐预订从11月份开始就陆续进入旺季。为了做好餐饮安全监管工作,当地开展了“年夜饭”专项大检查活动,保障市民度过一个安心、和谐、愉快的春节。

  长期以来,票据行业缺少一个有公信力的评级体系,能够高效的评价票据资产。不能准确的识别风险是票据资产流转效率低下的症结之一。行业中小微持票人占比较多,“三小一短”(小企业持有、小承兑人承兑、小金额、短期限等)票据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持票企业。如何低成本获取便利票据融资服务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多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和投入帮助埃塞建造了很多民生项目。亚吉铁路作为中国在非洲首条全产业链电气化铁路和中非合作的旗舰项目与重要早期收获,不仅在“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中肩负着加快区域振兴、克服发展挑战的重要使命,还为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两国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自2018年正式运营以来,亚吉铁路运输服务项目不断丰富,运输收入保持着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2021年一年的运输收入就达8600多万美元。2022年二季度以来,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埃塞政府出现严峻的燃油短缺,当许多加油站无油供应、公路运输基本停滞时,亚吉铁路发挥电气化的优势,克服柴油不足带来的诸多困难,积极组织运输食用油、化肥等物资。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面向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开展了北斗应用系列活动,合作项目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中国协助泰国打造泰国5G智能示范工厂,中泰共建新海底光缆项目实现了中泰宽带联通。

李怡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