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因卡在沪摘奖 为战争中的孩子们“呐喊”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24 20:17:06

  中新社上海12月2日电 (记者 郑莹莹)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莱·索因卡( Wole Soyinka)2日来到上海,参加当天举办的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并摘得该诗歌节的“金玉兰”诗歌大奖。

  索因卡1934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年近九旬的他当天携夫人来沪上台领奖,并以该奖致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的孩子们,“我感谢上海同仁们将这个奖授予我,让我有机会为这些孩子们发出痛苦的呼喊。”

  他不无感慨地说,诗人的使命是跨越意识形态、信仰、种族、性别等等,去追寻人性。

  索因卡的主要身份是一名剧作家,但他的创作覆盖多种文学体裁,从诗歌到戏剧,从小说到散文,其作品主要探究权力与自由冲突对立之下的人类境况。

  在索因卡的诗歌《人文颂》中,他写道:“它让我们凡人的一生/臻于完满,留下一个/更加安然可靠的世界/在那里,理性服从理性/真理褪去外衣/如同寓言服侍恐惧……”

  在另一篇诗歌《一个孩子面对镜中的陌生人》中,他这么写:“孩子并不是遗失在时间/那永恒的季节里的馈赠/仿佛我的存在无法/让你照见曾经的自己——就像世界/本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星球,永恒地/旋转在人类手中——仿佛,仿佛……”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给索因卡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沃莱·索因卡用他与众不同的诗篇,建构了一个宏伟而幽邃的诗歌花园。他的诗歌,用饱蕴力量的文字,以真诚的态度、深刻的思想,以让人惊叹的意象和异想天开的念头,传达出人间的忧愁和爱,表达着人类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和平的向往。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员会宣传部共同主办,希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跨越文明冲突。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的诗人代表齐聚一堂,以人类文化的瑰宝——诗歌,叩击灵魂,回答“时代之问”“人类之问”。(完)

  1月25日、26日、27日,武汉天河机场连续“高位运行”,日均运送旅客6.7万人次。其中,1月26日,运输旅客重回7万人次,1月27日计划执行航班572架次,预计运送旅客7.1万人次。

  全媒体传播能力强

更复杂,也更精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兔年春节,在遥远的月球,玉兔二号发来最新月背影像。

  “通过太空辐射或杂交之后,再进行4年的‘北育南繁’稳定品种、2年产量鉴定、2年品种比较、2年区域试验,最后1年生产。”张春艳如是说。

  另外,虽然揭阳、汕头、临汾等地的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但从含金量来看,这些城市仍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有较大差距。从快递业务收入来看,上海、广州、深圳位居前三,而揭阳仅位居第9,汕头位居17,临汾位居第38。

陈春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