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最大在野党获胜利 韩国会议员选举将如何影响政局?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13 20:30:56

  中新社首尔4月11日电 题:最大在野党获胜利 韩国会议员选举将如何影响政局?

  中新社记者 刘旭

  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结果11日揭晓。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赢得175个议席获压倒性胜利,继续保持国会第一大党地位。

  根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选举结果,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获得175个席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及其卫星政党共获得108个席位。此外,前法务部长官曹国主导组建的“祖国革新党”夺得12席,改革新党获3席,新未来党获1席,进步党获1席。

  “这样的选举结果并不意外,整体上没有超出外界的判断。”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无论是从选民投票的积极性、国会席位的分配、还是各选区的票数看,此次大选结果都反映出当前韩国选民的真实诉求。

  据王俊生分析,执政党落败最主要原因在于韩国国内经济发展不力。国民力量党执政以来,韩国经济下行,物价上涨,通胀问题持续显现,民众感到生活愈发艰难,对执政党自然持负面态度。

  其次,在处理半岛问题和外交政策方面,尹锡悦政府的种种举措也饱受外界质疑,加上尹锡悦本人强硬的行事风格,也引发韩国舆论的批评。

  此外,现政府在梨泰院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处置和近期医疗体系改革的推动上,都未能拿出妥善成熟的应对方案。加之前防长李钟燮涉防汛士兵殉职案、驻华大使郑在浩被举报职场霸凌等围绕总统亲信的人事动荡,也不免让选民质疑其执政能力。“因此,执政党败选早有迹象,最终的选举结果系意料之中。”王俊生说。

  现政府迎多重挑战

  虽然舆论预判共同民主党大概率胜选,但对于在野党能否拿到绝对多数席位在选前一直未有定论。

  “毕竟作为执政党,本身有很多政策工具去拉票,在选举中具有先天优势,而且共同民主党内部、包括党首李在明也有不少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败选,对于国民力量党来说定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王俊生指出,此次在国民力量党上台近两年后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被视为对执政党的“中期考核”,如今的选举结果可以说是国民用选票表达了不满。

  与此同时,这个“考试”结果反过来也会给尹锡悦政府未来三年的执政带来不小挑战。韩联社11日消息说,自韩国实施总统直选制的1987年以来,总统任期5年持续处于“朝小野大”的局面尚属首次,尹锡悦推进国政课题时恐缺乏动力。

  韩媒分析指出,由于在野阵营掌握国会立法大权,尹锡悦在医疗、 税制、生育等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预计很难顺利通过,政府在预算、人事任命等重要政策的施行上也会受到掣肘。

  另一方面,保守阵营预计会出现分裂,对选举结果的追责也会影响到现政府,尹锡悦很有可能不得不进行总统室和内阁改组,并对施政基调作出一系列调整。

  警惕非理性应对

  尽管在选举期间,韩国各党派纷纷呼吁要弥合分歧,以形成团结的局面。但舆论普遍认为,此次选举结果并不能改善韩国政坛当前“极化对决”的局面,且分歧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首先,选举结果有可能进一步鼓励共同民主党对政府进行“审判”,同时保守派也可能会掀起内部斗争,要求对败选追责。另外,作为三年后总统大选前最重要的一次选举,此次国会议员选举结果预计将成为朝野各党派调整总统大选候选人和竞选策略的“风向标”。

  但王俊生提醒,外界不能盲目夸大此次选举结果的指示意义,对于总统大选来说,未来三年仍存在诸多变数,通过一次选举结果就去评判它对相关政治人物的影响还为时尚早。

  公联公司丰台站交通枢纽现场指挥刘佳岩介绍,丰台火车站交通枢纽与火车站一样,采用立体式换乘设计,主要换乘功能集中在南广场,市民在地下可换乘公交车、出租车和地铁10号线。此外,在枢纽内,还可以换乘共享单车。而在北广场,市民出站后,也可以换乘出租车和公交车。除了换乘接驳,枢纽站还为商业开发和城市一体化建设预留了条件,未来将和周边地区同步开发,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分钟级的时效对配送员的准点率要求更高。38岁的跑腿平台配送员李敏在北京主要从事一对一配送,以系统派单为主。系统派单是全城派单,每单线路、距离都有很多不确定性。“太多情况可能导致超时了,比如寄件方或取件方有事耽误、恶劣天气等等。”

  <strong>ChatGPT为何会惊艳世界</strong>

  一项工作,有的地方领导想着负责三五年便换人了,不用太过认真。他却不,对上山文化,他有一股子痴劲儿,要让“不可能完成”的事业成为“可能”。徐利民常说:“这是祖先留下的珍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已出现较为明显的消费复苏迹象,居民潜在消费信贷需求也随着消费复苏而增加。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消费金融机构应及时做好消费贷的配套支持以有效助力消费回暖和经济复苏。从潜力挖掘的角度看,新市民群体的消费弹性更大,面临的资金约束也更强,可挖潜的空间较大。金融机构可着重强化对新市民的服务创新,围绕新市民扎根城市过程中衍生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险保障、信贷融资等需求,辅以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既有助于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也能有效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复苏和升级。

  去年,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快完善消费金融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消费金融向数字化转型。

张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