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经济随笔:超级工程将带来哪些超级效应?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7-01 02:55:58

  新华社深圳6月30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超级工程将带来哪些超级效应?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田建川

  钢铁巨龙腾湾区,长虹卧波架通途。

  6月30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全长约24公里的超级工程,让深圳至中山的车程由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在环珠江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架起关键一“横”。

  “以前是中山人,现在是深圳人,即将是‘深圳+中山’人。”这是采访中不少工作在深圳的中山人对自己身份转换的介绍。半小时的通勤时间,让前往深圳这座未来之城的道路更加快捷,人们对“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中山”的新生活更加期待,双城之间的往返也将更加频繁。

  为了将深中通道带来的“流量”变为“留量”,“消费万亿元城市俱乐部”的深圳正在加紧发力,不少商业核心区域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为迎接深中通道开通后到来的消费潮做好准备;而在中山市,包括商用住宅、车间厂房在内的多个建筑项目已经封顶,等待更多人或者企业“拎包入住”,成为承接深圳等东岸城市产业外溢、进行招商引资的重要阵地。

  便捷交通,互通有无,深中“半小时生活圈”、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从发展愿景成为生活现实,珠江口东西两岸人民的“同城感”更为强烈。

  交通运输,一头连着生活,一头连着生产。

  自古以来,交通区位就是影响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珠江口,作为一道天然屏障,深刻影响着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

  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代表的东岸城市群拥有先进制造业和强大的科创能力,但空间、土地使用成本较高;以珠海、中山、江门为代表的西岸城市群则刚好相反。两岸产业发展具有互补性,却苦于没有一条能够跨越珠江口的“天路”。

  如今,深中通道正式通车。通道上提速的不仅是交通,还有两岸之间企业的发展;流动的不仅是车流,更有两个城市群之间的科技、金融等各类要素。

  靠着交通区位因素获得发展的城市和省份不在少数——

  九省通衢的武汉,靠的不光是长江、汉江交汇的水运条件,更在于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搭建起的水运系统和铁路运输系统,让这里烟火不断;

  杭州机场三期和杭州西站枢纽同步启用,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八堡船闸和下沙港启用,“水陆空”三栖发展带给杭州更多 活力;

  全国唯一没有平原地形支撑的贵州,在高山深涧中开凿出一条条隧道、铺建了一条条高速,万桥飞架、大道纵横,推动贵州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构建交通便利条件,助力经济发展,中国的经验和能力还惠及了更多国家。

  科伦坡港口城,是斯里兰卡第一个进行总体规划的海滨新城,在中国建设者的建设下,已经成为中斯两国互利共赢的典范;

  匈塞高铁,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加强了匈塞两国互联互通,深化中欧互利合作;

  铁布高速公路,是科特迪瓦国家高速公路干线的一部分,建成通车后让科特迪瓦多个重要城市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带来的“中国速度”……

  “要想富,先修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深中通道为代表的超级工程,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带动发展建设“软联通”,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我们有信心期待,未来将有更多超级工程让中国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2月初克利夫兰ATP挑战赛,他凭借亚军积分,首次跻身ATP排名前100。在另一位中国选手张之臻成为“百大”球员不到4个月后,吴易昺也解锁此成就。

  在黄河的办公室里,有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儿。这是上海药物所建所90周年的文创产品,灯罩上所绘制的12种中草药活性成分,是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1982年,这项名为“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十二种新有效成分的发现”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菜百股份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李洋表示,2023年的黄金消费需求大概率将保持在高位。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金饰消费将加速复苏,从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就可以看到,金饰消费较前年同期和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今年美联储有望放缓加息幅度,无疑将为贵金属的上涨创造条件,投资者在金价上涨的预期下,将进一步加大对于黄金的购买需求。

  在12日晚上的黄金时段讲话中,赫尔佐格敦促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为首的新政府就司法改革寻求与其政治对手的妥协,并警告说,如果没有达成共识,“我们都会输,以色列会输” 。

  “当前,国家电网抓住开年关键期,全方位发力服务稳经济促发展,助力冲刺‘开门红’。”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今年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电力保供和服务能力等仍是电网投资重点领域,包括特高压电网、现代智慧配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将提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七部门日前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将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黄峻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