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实处细处

来源: 伊秀女性网
2024-06-13 09:30:14

  【地评线】桂声网评: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实处细处

  抓好农业灌溉,是促进粮食丰收、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国累计灌溉供水已达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4亿亩,为农作物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全国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各地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沃野尽展新“丰”景,粮食丰收既要靠“天帮忙”,也要靠“人努力”。上半年,云南、四川等地降雨持续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得益于开年以来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多水源联合调度,储备充足的灌溉水源,相关地方农业生产用水才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夏粮丰收做足了“提前量”。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水旱灾害是粮食丰收的大敌。自然灾害多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擘画出一幅壮阔“丰景图”,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每一粒粮食,都事关14亿人的饭碗,须臾不可松劲。今年来,不少地方出现极端天气,超高温、大暴雨等水旱灾害犹如不速之客,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无论是洪水泛滥还是旱魃肆虐,都是农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负粒粒皆辛苦,每一滴汗水都当化成丰收的希望。主动防范风险,全国上下一手抓农业生产,守牢耕地面积,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另一手抓好灾害防御,督促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排查整改防洪风险隐患和抗旱薄弱环节,协调安排1.74亿元 支持云南、四川抗旱,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正是把“防”的功课做在前面,才不断把握了“田间地头”里的主动,全国上下才有了喜迎新丰收的底气。

  水旱灾害并非完全不可控。田间地头里的事,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退出了“镐锄镰犁”,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种粮大省山东激发数字活力,对灌溉引水实行远程控制、自动化监控启闭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工程调控更为精准、水量调度更为及时;湖北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据感知、模型计算、调度方案优选等,有效保障灌区农田灌溉……藏粮于技,这是促进粮食丰收的“科技密码”,各地当攥紧这把“金钥匙”,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奥克塔伊称,6日强震发生后,当地至少记录到315次余震。他还表示,来自14个国家的3294名搜救人员已到达土耳其。

  论坛中文官方网站网址为www.unwdf2023.org.cn,主要发布论坛概况、新闻动态等信息,首页主体部分为“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标识及宣传图片,设有6个一级栏目及23个二级栏目。网站首页顶端设有用户登录入口、联合国论坛官网和快捷搜索功能,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便利。

  “以单曲板拼接双曲面,不论是材料加工,还是安装工艺,难度都更大。”张利东表示,在安装环节中,曲面板不同于标准板,每一块板弧度不一样,安装时需要三维定位,误差甚至要控制在毫米级,这样的安装水平可以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过去一年,西湖大学仇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利用超快激光加工陶瓷复合陶瓷薄膜,并最终在超快激光彩色打印技术上实现关键性突破。

  北京的投资意向在中国区受访者中位居第二。北京主城区内新建商办物业的限制,令北京核心资产和城市更新投资的吸引力凸显。长租公寓和生命科学园区等资产的热度提升也有望为北京大宗交易市场开辟更广阔的赛道。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公农、公工、公商,去除家庭、国家、民族、种界,将“天下为公”发挥到极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大同书》源于《礼记·礼运》,“有为谓此为孔子之理想的社会制度,谓《春秋》所谓‘太平世’者即此”。

程孝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