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浙江乐清“龙出没” 乐趣无穷引人气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6 22:31:00

  中新网温州2月12日电(周健 董露露 徐琴微)首饰龙通身流光溢彩、华丽无比;虹桥谷龙盘旋而上,活灵活现;滚龙表演人叠人,精彩绝伦……浙江温州乐清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独具地方特色的乐清“龙”吸引游客过乐趣无穷的龙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首饰龙“集百工之成”,包含木工、钳工、油彩、纸扎等多门手艺。当地民众通过制作、游行乐清首饰龙,祈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此次亮相于2024乐清新春灯展上的乐清首饰龙由乐清首饰龙国家级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顺奎制作而成,长6米、高4.5米、宽2.3米,有四层亭台楼阁,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犹如一幅活生生的民俗长卷。

  轻摇侧边的手柄时,首饰龙亭台楼阁内的300多个小人瞬间“活”了起来,令人目不暇接。另外,首饰龙里还贴着许多乐清细纹刻纸装饰,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林邦栋的代表作《梅鹤延年》《鱼跃龙门》等。

  锣鼓开道,长竿灯笼引路,龙档也在2024乐清新春灯展上出游了。40多名青年人推着龙档,围绕首饰龙进行巡游。一旁观看的市民,不停“咔咔咔”拍照,惊叹道,“双龙戏舞太美了。”

  据悉,上述龙档长32米、有18节,整身金漆彩绘,档头和档尾以龙元素装饰,龙档上面还能看到《十八罗汉》《三英战吕布》等历史人物故事情节,惟妙惟肖。

  “这条龙档花了400多天时间雕刻,每天从8时忙碌到22时许。”龙档制作者陈建永是乐清北白象镇茗西村人,为喜迎龙年,他在借鉴、吸收前人表现手法的同时,寻求创新突破,让龙身看起来更加威武。以前龙档出游,都是一个人扛一节,考虑到背扛比较重,这条龙档还设置了手推轮,以节省体力。

  随着全国各地举办年味活动,乐清“龙”还“飞”出乐清,吸引更多民众的目光。

  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乐清滚龙队的少年们先是翻滚、盘旋,眨眼间,他们已“众志成城”,像叠罗汉式有的站在队员腿上,有的已翻上队员的肩头,有的挂在腰间,摆出各种造型。龙珠则在4米多高的高处转动,与底下的龙尾遥相呼应,气势磅礴,颇为震撼,引来围观者阵阵惊叹声。

  平时难得一见的虹桥谷龙则用一粒粒稻谷粘制而成。“这些龙鳞,选用粗壮饱满圆粒的糯谷稻穗制作,黑色的部分,采用的是黑米。虹桥谷龙一般只出现在虹桥瑶岙二月二的庙会上……”乐清市非遗馆工作人员讲解道,这条虹桥谷龙有1.2米高,是虹桥瑶南村百岁老艺人朱岩北前些年制作的,“此次为了亮相浙江省非遗馆,我们特制了两个柜子,一路护送虹桥谷龙赴杭城”。

  同时,还有精致小巧的迷你龙档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亮相,展现乐清山海文化特色,受到游客青睐。(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宁1月1日电 (陈秋霞 玉朝龙 李彦扬)记者1日从广西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简称南宁机场)获悉,2022年,南宁机场共保障航班起降6.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2万吨,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7万吨。

  中国航母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6岁;

  据悉,南航明珠休息室艺术空间属行业首创,“牵手”中国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艺术作品,将休憩与艺术欣赏相融合,弘扬时代精神、行业文化及地域特色,开启休息室服务的新升级,为旅客带来全新的候机体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少团场人多、地少、水资源匮乏,集约高效地利用水土资源,是新疆兵团长年发展现代农业研究的重大课题。

  惊涛骇浪中把舵导向,大战大考前运筹帷幄。

  这种向上,也正是奋斗的、团结的、青春的中国,所走向的更美好明天。(完)

王淳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