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如同鸡蛋被煮熟 这种病死亡率最高可达80%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3 14:13:10

  中新网6月12日电(记者 张尼)热!热!热!近日全国多地最高气温冲上40℃,开启“热辣滚烫”模式。连歌手陈奕迅都因打网球时中暑休克倒地,最终因受伤取消演唱会。

  高温天气到来,出门在外谨防热射病!

  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70%-80%

  “中暑,发病顺序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状态就是热射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迟骋告诉中新健康。

  具体来看,先兆中暑,也就是还没到中暑的程度,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大汗、口渴等,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预兆会发生中暑。

  轻症中暑,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面色红、大量出汗,体温可上升超过38℃。

  而一旦出现重症中暑,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体温升高,可以超过40℃,甚至达到42℃,同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最终会因心、脑、肝、肾等多个脏器衰竭及肌肉分解(横纹肌溶解),造成死亡。

  通俗地讲,中暑的“终极”就是热射病,它实际上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阶段。

  发生热射病时,人体大脑失去对体温的调节和控制,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机制散热,从而出现体温异常增高,导致全身多脏器的功能衰竭,是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类临床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可以高达70%-80%。

  热射病为何死亡率高?专家:如同鸡蛋被煮熟

  热射病为何有如此高的死亡率?

  迟骋表示,拿煮鸡蛋打个比方,生鸡蛋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地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

  “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所有的组织、脏器、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参与组成的。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

  迟骋强调,热射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加之夏天大量出汗,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让病情雪上加霜,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死亡率是极高的。

  如何预防?怎么处理?

  专家还提醒,在热射病之前,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预警 信号,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这些信号,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1、尽可能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运动或者生活,当室温超过32℃或者室内湿度超过60%,建议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同时要注意补水,劳逸结合;

  2、及时补水,特别是含有盐分的淡盐水;

  3、建议清淡饮食,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加之抽烟喝酒,容易导致湿热体质,更容易发生中暑;

  4、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比如绿豆汤、绿茶、西瓜等;

  5、一旦出现先兆中暑症状,说明身体已经发出预警,一定要及时休息、补水和降温。

  出现中暑症状的时候,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一定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袖、领口,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或者用冰袋冰敷于患者的额头、腋窝、大腿根等部位,加速降温;

  2、用风扇、空调降低环境的温度;

  3、如果患者神志清楚,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

  4、一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一定要借助专业医疗手段,立即拨打120,并将患者处于仰卧位,解开衣领,移至通风、阴凉、干燥处,等待救护车的到达。(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16日(周一)延续涨势,主要股指悉数上涨。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成功突破3200点关口。

  据宁德市交投物流集团介绍,这是宁德市首开中欧班列,也是福建省第一列出口汽车国际铁路直达专列,标志着依托衢宁铁路,福建省又多了一条走向世界的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机制体制的创新,非常好地激发了地方、企业、研究院的积极性。”乔建军畅言,计划在场地、设备、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市场化改革,促进研究院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舞台上展现八国联军入侵情节时,冯远征用了一些“很刺激的方式”,表现当时国人的反应是麻木的。“其实这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反思,为什么历史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今天应当如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该保持着危机感和辨别力。”

  他也提及,北向资金短期内大幅流入显然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关,上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7%,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升值超过8%,升值速度历史罕见,其背后是美元的大幅下跌以及中美利差倒挂的修正。人民币升值吸引外资大幅流入,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是外资流入最便捷的通道,因而短期内外资通过沪股通、深股通机制快速流入A股。

  据报道,日美两家公司此前曾开发过相同机制的药物“阿杜那单抗”,但厚劳省专家小组在2021年12月作出暂不批准的决定,因为“很难明确判断有效性”。

许孟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