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期货铜日报20240614:远月升水加大 贸易商积极备货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4 09:01:26

  核心观点

  ■铜市场分析

  期货行情:

  昨日夜盘沪铜主力合约开于80,070元/吨,收于79,57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下降0.57%。

  现货情况:

  据SMM讯,早市现货升水如期抬升,持货商捂货情绪较强。早市盘初,持货商报主流平水铜贴水30元/吨瞬间被秒;好铜如CCC-P、金川大板等报贴水10元/吨-平水价格附近。因隔月contango月差较大,部分贸易商积极收货,而下游观望情绪则仍然较重。进入主流交易时段,主流平水铜对下月票报贴水20元/吨-平水价格部分成交,好铜如CCC-P、金川大板等对下月票报贴水10元/吨-升水10元/吨部分成交。湿法铜货紧报价稀少。

  观点:

  矿端方面,据Mysteel讯,铜精矿现货市场活跃度维持稳定,卖方报盘在个位数低位附近,买方询盘在个位数中位或者个位数中高位,现货市场整体变化较小。个别矿山谈判对矿山运营略有干扰风险,目前影响有限,印尼主要矿山的铜精矿出口许可延期至年底,冶炼端个别冶炼厂维持降低铜精矿的投料量。但当下TC价格仍为维持在-0.55美元/吨的极低位置。此外,全球铜矿巨头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 McMoran)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Kathleen Quirk表示,随着全球需求的攀升,其正致力于从大量废石库存中提取一座大型铜矿的价值,以“积极”推动提高铜的供应。

  冶炼方面,上周国内电解铜产量24.3万吨,环比增加0.6万吨。周内检修企业有所减少,前期检修企业检修完成后开始爬产,加之市场上粗铜、阳极板供应较为宽松,铜矿紧张影响减小,因此产量逐步回升中。另据调研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来看,2024年6月国内电解铜预计产量97.08万吨,环比减少1.08%,同比增加1.61%。

  消费方面,据Mysteel讯,周内铜价走势表现先抑后扬,随着盘面价格持续走跌,下游入市接货情绪表现回暖,前期订单有所释放,加之新增订单亦表现增加,因此周内逢低补库动作增加,但部分加工企业仍存进一步看空后市情绪,节假备货量维持正常生产为主,采购需求依旧表现相对谨慎。

  库存方面,LME库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万吨至12.74万吨。SHFE仓单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1万吨26.12万吨。SMM社会库存下降0.67万吨至44.21万吨。

  总体而言,当下矿端干扰仍存,TC价格维持在极低位置,但同时需求疲弱的情况也相对明显,尤其在铜价高企的情况下,下游采购愈发谨慎,不过贴水报价在6月初有所收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央行暂停连续18个月的购金行为,使得市场对于商品的宏观配置需求整体或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建议目前铜品种操作暂时以观望态度对待。

  ■策略

  铜:中性

  套利:暂缓

  期权 :卖出看跌@77,000元/吨

  ■风险

  需求持续偏弱

  美元持续走高

责任编辑:张靖笛

  福州海峡交响乐团中的大提琴手陈谦量来自台湾宜兰。他说,《海峡 海峡》蕴含了许多台湾元素,让他倍感亲切;听到最后一幕中“回家”的呼唤时,“我深刻体会到闽台之间的血脉相连”。

  (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

  育才新村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设施老旧,属于海岛典型开放式小区,无物业管理,岱山县委组织部依托党建引领,推进无物业小区清零行动,让小区居民享受专属小区党建服务。

  ——颜越虎 《浙江通志》副总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毛宁:2月1日至4日,第77届联大主席克勒希应邀访华。李克强总理、王毅国务委员分别会见,秦刚外长同克勒希举行会谈。双方就当前国际形势、联合国作用以及共同关心的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克勒希还会见了有关部委和河南省委负责人,赴河南郑州参访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

何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