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9 12:34:51

  从冷门变热门,非遗“出圈”之路有迹可循。2021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力度,已成为诸多文化机构、非遗传承人的共识。

  如何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连接?如何让 古老非遗重焕生机?各地文化机构积极创新、各显神通,非遗传承人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共同探索非遗更为有趣的“打开方式”。

  “非遗+文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昆戏人物造型系列产品、多功能极简皮影书架、“徽班进京”系列文具……自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以日益多彩的形象,逐渐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诗意日常”,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正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映照。

  “非遗+数字化”让非遗“潮”起来。用3D扫描建模面塑作品、用人工智能打造数字皮影、将水印版画“藏”进手机……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助力非遗跨越时空的限制,以便捷的互动方式,更加生动呈现非遗魅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公众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对非遗产品、项目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的生命力。

  “非遗+旅游”让非遗焕新出彩、生生不息。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江苏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到江西景德镇学习手工制瓷技艺……“非遗游”活动精彩纷呈,已成为很多人近几年旅游出行的首选。多地积极拓展非遗旅游新空间和新场景,以旅游之窗展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了大众对非遗的认知、认可和情感共鸣,让“鲜有问津”的古老技艺拥有更多烟火气。

  “非遗+新媒介”让非遗传承有“新”意。非遗传承人在直播间大展身手,收获了无数喝彩、点赞;利用新媒介特效,古老技艺频频打破“次元壁”;在短视频平台,网友热情分享着自己的非遗体验……这些充满新意的活态传承,为非遗传播普及开辟了新路径,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古老的非遗正在和新的时代连接共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中迸发。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7日表示,“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是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得出的权威科学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她强调,有关方面应当停止翻炒“实验室泄漏”论调,停止抹黑中国,停止将溯源问题政治化。

  歼-35的亮相和交付,对于中国航母战斗力提升有着重大意义。参考美国海军的使用经验,F-35C隐形战斗机是全球目前唯一的隐形舰载战斗机,对其他国家的舰载战斗机构成代差的技术优势,但它的内部弹舱容量有限,仅能携带JSM 这类小尺寸反舰导弹,射程和威力都相对有限;而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虽然没有隐形能力,但外挂性能出色,可以携带LRASM这样的大型反舰导弹执行远程攻击任务。因此它们成为美国航母打击群当前最有力的组合——F-35借助隐形优势负责前沿情报收集、争夺制空权乃至初步,“超级大黄蜂”押后提供火力支援和发射大型反舰导弹负责“最后一击”。

  3月3日,内蒙古代表团在驻地召开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将关于在内蒙古包头设立“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作为内蒙古代表团全团建议提出。

  美国“政治新闻网”也称,如果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就可能完全改变战场形势,使战斗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这一可能性是美国及其盟友力图避免的。

  正如王毅所说,作为一个善意、可靠的斡旋者,中方忠实履行了东道主职责。我们将继续根据各国的愿望,为妥善处理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且2022年基数较低,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郑协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