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学者交换项目”设立半世纪 中国驻加大使称其体现非凡智慧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2 22:14:01

  中新社渥太华12月6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中国驻加拿大使馆12月6日举办“中加学者交换项目”50周年招待会。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致辞中表示,这一项目的设立展现了双方的战略视野,体现了双方的非凡智慧,彰显了双方的交往原则。

  丛培武表示,50年来,一批又一批加拿大学生学者在中国学习、生活,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搭起中加合作交流的桥梁,用亲身经历书写“中加学者交换项目”成功的50年。这一项目的设立展现了双方的战略视野,体现了双方的非凡智慧,彰显了双方的交往原则。该项目为两国关系发展奠筑了民间基础,更为各国交往树立了良好示范。中加两国政府以教育作为先行合作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中加友好使者。两国政府秉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准则,推进中加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丛培武表示,“中加学者交换项目”50年的历程给人们以启示,越困难的时候,越要学习前人的博大胸襟,为两国人民交往铺路搭桥。中加关系重回正轨是人心所向,中加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是众望所归。希望加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继续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他并欢迎更多加拿大学生学者去中国,见证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和进步为世界带来更多稳定和繁荣。

  加联邦参议员胡子修等政界代表,来自全加的部分“中加学者交换项目”校友、教育界人士等出席此次活动。

  加全球事务部代表塔希江表示,“中加学者交换项目”是加政府设立最早的双边奖学金项目,为促进加中关系和双边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渥太华大学校长雅克·弗雷蒙表示,加中双方对这一教育合作项目的持续支持,体现出两国均重视教育机构在应对社会、环境、经济等领域的挑战方面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

  来自中加两国的项目校友代表分享了该项目对自己人生、眼界的改变,并期待推动双方青年之间的更多交流。

  50年前,中加两国同意设立学者交 换项目,通过政府资助派遣双方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媒体及文化组织的专业人员到对方国家学习研究,增加相互了解。该项目已成为中加两国启动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层次最高的政府间人才培养和学者交流项目,也是两国间人文交往发展的见证。迄今两国已有1100多名学生学者通过该项目到对方国家学习或研修。其中,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近380名加学生学者赴华。这些校友回国后活跃在加政府、学术、媒体、商业、艺术等领域,有些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完)

  因为以肉为主,当主食吃得多,所以吃一顿锦州烧烤并不便宜。在锦州有一句话叫“吃烧烤比吃中餐贵”。人均七八十是常态,吃好点得一百多,放在北京,这个价位也在餐饮领域中等偏上的位置。

  “那是不可能的”,申军良说。早在之前,人贩子的家属就曾提出20万元赔偿换取谅解书,但他坚决不同意,“人贩子把我们一家人的人生都破坏了,除了我,他们又破坏了多少个家庭?”

  而回看二战以来历史,立陶宛明明曾经加入苏联。其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苏联领土包括立陶宛一事,获得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五一期间车票开始预售后,朋友圈里不时有人说“一票难求”。我由于出行时间提前,出京车票较容易就买到,然而,购买5月3日回京车票时却也遭遇“秒光”。由于买不到5月3日的票,我只好退而求其次,颇费一番周折才买到了2日的回京车票。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枚CPU芯片,黄令仪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退休之后,她继续发光发热,成为龙芯研发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

  但令人叫绝的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调料,每家烤出来的味道却各不相同。这就取决于各家烧烤师傅的技术,调料配比、火候,甚至什么时候翻面,什么时候撒孜然辣椒面,都是核心商业机密。

张善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