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从风沙“南来北往”到绿意“欢颜驻足”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7-01 03:21:24

  中新网兴安盟5月21日电 题:科尔沁沙地:从风沙“南来北往”到绿意“欢颜驻足”

  作者 张玮 周丹丹

  初夏的5月,万物并秀、生机盎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道路两旁满目新绿溢出,一改往昔漫天飞沙的景象。

  金扎拉嘎是哈吐布其嘎查的村支书,土生土长的他见证了家乡荒凉焕新颜的全过程。

  “我20岁以前这里还很美,可是后来就不行了。”回忆起最初那段关于风沙的记忆,金扎拉嘎满是愁容,“头天种进去的苗,第二天就被吹走了,成活率低得可怜。”

  哈吐布其系蒙语,意为“门槛”。当地正处于科尔沁沙地锁边带,那是风沙“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

  1995年,面对风起沙飞的贫瘠之地,当地不少农牧民被逼选择远走他乡,原本有900多人口的哈吐布其嘎查,被风沙“撵走了”200多人。

  “我也渴望美好的生活,可年轻人都走了,老人咋办?后代咋办?”金扎拉嘎向记者吐露他留下来的原因。

  2000年,哈吐布其嘎查等来了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的政策,每家每户退耕10亩地,只要退耕树木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国家就会给补贴。那一年,哈吐布其的退耕还林工作进展很顺利。

  2012年,金扎拉嘎被推选为哈吐布其嘎查党支部书记。“不种树、种草,我们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上任后他决心要带领乡亲们种出一片“希望林”。

  “当时嘎查门前的600亩耕地因为风沙的侵蚀,已闲置10年之久。”金扎拉嘎申请了一笔治沙资金,他想用在这关键之处。

  “在荒地上种草能种出啥名堂啊!”对于金扎拉嘎的这一想法,老乡们并不认同。

  “紫花苜蓿是优质的牧草,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而且草质柔嫩多汁适合喂牛喂羊,每6至8周就可以收割一次。”金扎拉嘎耐心地解 释道。

  做好了群众工作的哈吐布其嘎查,终于迎来了第一片“希望林”。

  可是,种完紫花苜蓿后,村里已经没有资金去做围封了,而不做围封安全隐患就必然存在,金扎拉嘎又遇到了难题。

  “围封后,咱们的牛羊就有‘口粮田’了,咱们就不用为了饲料犯难了。”在金扎拉嘎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每家每户自愿出资200元购买围栏。

  自那以后,金扎拉嘎把治沙的新苗种在了当地老百姓心中。

  2017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派驻第一书记点对点帮扶哈吐布其嘎查,中宣部全体干部职工募捐100万元资金帮扶哈吐布其嘎查治理沙化土地,在两处风口栽植了1500亩沙棘林。

  如今的哈吐布其嘎查再也不害怕春天了。往年的春风,空气里总是夹杂着沙粒,连片的坨子地上风与沙交织在一起,打得人脸颊生疼。眼下的哈吐布其,微风徐徐,满眼绿意,老乡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如今,我们这里沙化地是没有了,但还有一些盐碱地,我还想带着大家伙儿一起把它治理好。”今年,56岁的金扎拉嘎又开始带着百姓们研究上了经济效益,“今年计划将1500亩沙棘林产出的沙棘果出售给赤峰市敖汉旗沙漠之花集团,预计收益能达到10万元。”(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日电 据“北京交通订阅号”微信公众号12月31日消息,2023年1月1日,北京市开启2023年上半年小客车指标申报期,于2023年3月8日结束,共计67天。

  把14亿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担子很重,责无旁贷。习主席在贺词中说,“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珠海1月1日电 (邓媛雯 陈锐帆 李焕宙)1月1日是“澳车北上”澳门机动车正式进入广东的第一天。当天零时,经海关、边检等部门验放后,澳门居民郑先生驾驶澳门单牌车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顺利入境珠海。截至11时30分,已有8辆澳门单牌车顺利入境。

  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经济稳健发展,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普京指出,即将过去的一年为俄罗斯和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而根本性的变化,它充满了动荡、焦虑和不安。但是正如俄罗斯历史上所有的艰难时期一样,俄罗斯民众表现出了勇气和尊严,在言行上支持国家。俄罗斯的主权、独立、安全取决于自己,自己的力量和意志。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官网内容包括“中央声音”、“国安要闻”、“公署发布”等栏目。官方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权威、精准、及时发声的移动平台。

简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