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国”研究启新篇 推动建立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来源: 砍柴网
2024-07-09 14:57:19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记者 范宇斌)为深入探讨“翻译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回应“翻译中国”事业和国际传播,并推动建立中国译学话语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策划推出“翻译中国”研究丛书。方梦之学术思想研讨会21日在上海举行,并举行“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首部专著——《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新书发布仪式。

  《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译学话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详细阐述中国译学话语的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术语发展,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在译学话语建构中的特性和方法。该书擘画了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系的蓝图,是建构中国译学话语、推动译学发展的创新之作。

  “翻译中国”研究丛书总主编、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表示,翻译为民族振兴、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等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随着中国从“翻译世界”走向“翻译中国”的新纪元,翻译在当今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学者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回应新时代的翻译问题,作出批判性思考,构建自主话语体系。

  “‘翻译中国’研究丛书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推出。”许钧表示,丛书由文学翻译、文化翻译、话语翻译、译学探索四个子系列构成,强调根植于中国伟大的翻译实践、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从不同侧面深入探讨“翻译中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作出原创性贡献,从而助力国际传播与“翻译中国”研究体系建设。

  《上海翻译》主编、教授傅敬民回顾了方梦之在推动翻译学术共同体建设和应用翻译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傅敬民表示,《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是方梦之多年学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核心就是强调中国翻译学需立足本土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学术体系,倡导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形成“中国话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谈及推出“翻译中国”研究丛书的初衷,外研社社长助理李会钦介绍道,这是外研社响应国家战略,传播翻译中国研究成果,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师发展体系,服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出版翻译专业教材、译学著作,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等措施,外研社在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专业本领的翻译人才,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文明影响力面持续发力。随着“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外研社期待与更多学者携手推动中国翻译事业和翻译中国事业创新发展,为服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现场,李会钦代表外研社向《中国译学话语:建构与阐释》作者方梦之和总主编许钧赠送新书,方梦之向年轻教师、学生代表赠送新书。

  据悉,“翻译中国”研究丛书选题多元且前沿,融合跨学科视野,兼顾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今年还将陆续出版《译者行为批 评应用研究》《中央文献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华武术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探索》等著作,有助于推动建立系统的“翻译中国”研究体系,促进中国故事、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完)

  “把分散在全省各市县公安机关的110报警资源整合起来,建成贵州110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警情数量多、治安复杂的区县110有时‘打不进、打不通’以及市、县域交界的地方110‘打不对’等问题。”贵州省公安厅情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法治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该省公安机关能够按“就近、属地、业务”原则,帮助报警群众快速、准确地找到具有管辖权的接处警责任民警,由接处警责任民警直接接警、同步处警,消除传统接警模式下的警情错接现象,提升了接处警工作专业化水平。

  “要不是李师傅出手相救,房子肯定烧成光架架了,两个娃娃的安全也不好说……”回忆起十来天前发生在家里的火灾,50多岁的朱建娟仍心有余悸。她说,当天下午2时许,她到地里干活,留下读中学的儿子和侄女在家。等她回来时,偏房已被烧得一片狼藉,李师傅正在用水管灭火。

  为抓好春运生产安全,辽宁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坚持党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在春运开始前对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整治,确保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安全隐患彻底整治、重大风险有效管控。

  但参军的路并非一帆风顺,高考时报考军校落榜,大学时前两次应征入伍接连失败,2021年夏天应征时被淘汰,在与家人通话时不争气地哭了出来。幸运的是,2022年春季第三次报名,我如愿以偿收到入伍通知书,光荣地成为海军岸导部队的一员。

  RCEP对印尼生效后,青岛海关人员在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当地一家水产企业签发了对印尼出口的RCEP原产地证书,凭借该证书,出口印尼的18吨冷冻大马哈鱼,可以减免关税10.5万元人民币。

  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稳步壮大,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前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

陈淳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