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春运启动 多地水陆空出行供需双旺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9 05:55:42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 2024年中国春运自1月26日拉开帷幕,至3月5日结束,为期40天。春运首日,包括粤港、港澳跨境水路运输,福建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等多地水陆空交通方式供需双旺,并开通多处新站点、新线路。

  春运期间,粤港、港澳跨境水路运输忙,船司将加强运力。广东珠江船务有限公司当天发布消息称,春运期间,该司预计发送航班2.12万班次,运送旅客222.77万人次。尤其在春运客流高峰期间,该司预计多条跨境航线增开航班,并新上线行李“门对门”服务、电子发票自助服务等,进一步方便旅客出行。

  “今年春运期间,福建泉州至金门‘小三通’客运航线(即泉金航线)预计有17个开航日,每逢周二、四、六开航,往返预计34个航次。”泉州海事局局长林晨26日表示,春运期间泉金航线客流量预估达1700人次左右。据统计,自2023年2月10日泉金航线恢复通航以来,已安全营运244航次,旅客人数12231人次。

  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广州白云站、广汕高铁、汕汕高铁等新站、新线首次亮相春运。春运首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辖内粤湘琼三省预计发送旅客167.7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加54.7万人次,增长48.4%。

  据铁路部门预测,今年春运,广铁集团客流将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发送旅客7250万人次,日均181.3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33.2%,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16.8%。其中,广东省预计发送旅客4680万人次,日均117万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39.6%。

  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内旅客出行顺畅有序,航班放行正常率高。该机场当日计划进出港航班1531班,全天预计接送旅客超23万人次,有望刷新今年以来单日客流新高。

  据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春运期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石家庄机场”)将 通航泰国曼谷、韩国首尔、日本大阪、越南芽庄4个国际航点。据介绍,春运期间石家庄机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34万人次,保障运输航班1万架次。(完)(参与作者:蔡敏婕 吴冠标 李晓伟 李夏 郭军)

  同时,梁步阁补充道,虽然精度高,但毫米波设备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毫米波产生的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并且功率较小,其影响大致相当于手机对人体的影响,因此不需要过多担心。”他说。

  在风险等级方面,上述提到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大多相对较低,以中低风险为主。一位理财经理表示,这主要是受到理财净值化的影响。

  2011年-2022年,春节档总票房保持增长,从3.36亿元增长至60.39亿元,并在2021年达到78.43亿元的档期票房最高记录。受疫情影响,2022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出现下滑,从2021年的1.6亿人次降至1.14亿人次。由于全年票房增长承压,春节档票房占比提升趋势明显,春节档占全年票房的比重从2014年的4.93%提升至2022年的20.17%。

  中国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务实合作。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以及《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中国-东盟、东盟-中日韩、东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等方面合作,牵头制定《二十国集团能效引领计划》,成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成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印度、巴西、南非、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海洋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合作,推动联合国有关机构、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绿色气候基金、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试点项目,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中国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推进城市建设,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持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和绿道网络建设,大力推动城市绿化,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2012-202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进既有建筑改造,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提高。

  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不乏创新药或者创新剂型。

许芳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