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有约:“泾渭分明”的黄河奇观里有条鱼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9 10:48:24

  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 (艾庆龙 高展)黄河是什么颜色?看似极其确定的一个问题,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却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受上游降水影响,洮河河水比较浑浊,在与黄河交汇处刘家峡水库的清波“相遇”时,形成一清一黄两股水流,河流呈“Y”字形交汇。交融却不渗透,再加上河中石山,犹如两条巨龙游戏于此,在当地这一景象也被称为“二龙戏珠”。

  在黄河奇观中,有一段流传千年的美味传说——永靖黄河鲤鱼。在当地,捕捞和食用黄河鲤鱼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千年前。永靖一家高档餐厅厨师长刘冬生说,黄河鲤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珍馐,更是当地人情感与记忆的一部分。

  自古以来,黄河鲤鱼就是永靖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它不仅在《诗经 》中留下“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赞美,更在民间流传着“鲤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象征着吉祥、飞跃与成功。

  永靖黄河鲤鱼之所以风味独特,得益于它们生长在水质纯净、富含矿物质的黄河水域。永靖境内的刘家峡水库库容达57亿立方米,年换水达8次,是甘肃省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占甘肃省水产养殖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目前除养殖黄河鲤鱼外,还大量养殖虹鳟鱼、金鳟鱼、鲟鱼、淡水三文鱼等。

  刘冬生表示,传统做法“红烧黄河鲤鱼”,鱼身金红,汤汁浓郁,鱼肉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而今,当地厨师们也在不断创新,推出了干炸、清蒸、糖醋、葱烧、烧烤等多种口味,以此满足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味蕾。

  “观刘家峡,品黄河鲤鱼。”来自山东的曹田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在他看来,在永靖,无论是酒店餐厅还是农家小院,鱼始终是绕不开的一道美食,这给他了一种来到江南鱼米之乡的错觉。

  随着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永靖黄河鲤鱼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在2021年12月31日召开的“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标准暨成果发布会上,刘家峡鲤鱼纳入“十大名菜”之列。

  为了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永靖官方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环保型的黄河鲤鱼养殖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保障了鲤鱼的品质,还成了生态旅游的新亮点。例如,总投资2900多万元的818片区鱼塘服务提升项目,整合当地千亩鱼塘资源,新建高标准垂钓赛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火车餐厅等设施,吸引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前来体验,从早晨到傍晚,垂钓者络绎不绝。

  负责上述项目的黄河三峡旅投公司副总经理金佩宙说,鱼塘经过提升改造具备了举办全国垂钓比赛的能力,能同时容纳5000人,目前正在试运营。(完)

  <strong>易华:</strong>从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卜骨决策、陶器、玉器和墓葬等方面对齐家文化与二里头文化进行系统比较,可知两者时空接近性质又大同小异,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二里头文化是晚期夏文化,齐家文化就是早期夏文化;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商文化,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

  如遇紧急情况或受到不公正对待,可及时与驻巴拿马使馆联系,并收集和保存好证据,以便日后通过投诉或司法途径维护权益。

  因此,虽然耗费了极大心血,力求完满,梁晓声依然觉得自己交出的作品是留有遗憾的:“无论我的笔怎样写,其实都和现实中那些人物所付出的牺牲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笔力在表现他们的理想担当的时候,其实是不够的。”

  从2007年落户广东东莞,到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再到如今散裂中子源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始终坚持自立自强。

  当日,武汉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程用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表示,武汉将强化天际线、色彩、空间形态、建筑立面控制引导,优化城市设计,彰显“极目楚天舒”的城市意象。

  在温棚西瓜生产过程中,重兴镇大胆尝试,探索实践温室育苗、南瓜嫁接、吊蔓栽培、熊蜂传粉等高新技术,一改以往露天种植的传统,让西瓜“住”进阳光房,在“空中”生长结果。“‘空中西瓜’即温室吊藤西瓜,采用了‘吊挂’‘嫁接’等技术,将西瓜从地面牵引到瓜藤上。”黑山村党支部书记香江元介绍说,吊蔓种植实现了立体栽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西瓜受四面阳光均匀照射,避免与地面接触生病,品相口感俱佳。

林淑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