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用电力变革为城市发展增添一抹“绿色”

来源: 网易网
2024-06-30 11:16:42

  中新网杭州11月3日电(鲍梦妮 陈丽莎)从G20杭州峰会到杭州亚运会,两次吸引世界目光的盛会间隔七年。这七年间,包括电力在内的城市运行肌理已然翻新,映出了一个更为“绿色”的浙江。

  21世纪初,“电荒”一度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掣肘。20多年间,浙江发电装机从2382万千瓦提高到12727万千瓦、增长4倍,最大外来电突破4000万千瓦,满足了增长4.5倍的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

  在浙江从“缺电大省”向“电力强省”蝶变的同时,浙江电网也从“传统”转向“智能”。

  例如经由数字孪生技术,“网上电网”把现实中林立的电塔线路一一搬到网上。在此背景下,杭州亚运会保电指挥平台实现了从0.4千伏末端配网设备到500千伏超高压设备等10万余套电网设备“一图总览”,可自动溯源每一座亚运场馆对应的电网侧各类保电设备清单,清晰明了。

  将绿电理念带给更 多用户,是杭州亚运会留给浙江的一处“遗产”。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杭州亚运会首次实现亚运史上竞赛场馆常规电力100%绿电供应,绿色理念愈加深入

  与此同时,企业对绿电的需求更加旺盛。在杭州未来研创园鸿雁园区屋顶上,超过8000平方米的光伏板日均发电5万千瓦时,可满足园区30%的用电需求。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也积极鼓励用户参与绿电交易等,让用户享受“绿色红利”。截至目前,浙江绿电交易用户数量已超12000户,较2022年增长16倍。

  透过电力,可以探见浙江在“双碳”背景下,寻求着绿色、能源、发展的最优解。

  自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出口企业就需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数据申报要求,而生产过程中使用绿电,可有效降低出口产品潜在的碳关税负担。国家层面对未来电网建设的思路也逐步清晰,明确要求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作为国家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省级示范区之一,浙江通过特高压与配网侧共发力、柔性低频输电、温控负荷柔性调控、移峰填谷、建设虚拟电厂等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诸多可复制经验。

  聚焦清洁低碳,浙江将加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集中与分布、陆上与海上、就地利用与远距离外送并举,并做好新能源接入和消纳。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副主任孙可表示,“我们将针对浙江东南沿海风光集中特点,打造电网友好型能源集成路由站创新示范,服务沿海风光消纳与大规模火电、核电基础互补发展。”

  据悉,浙江将加快落地入浙第四直流特高压工程,推进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谋划好保供增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浙江省内大电源配套送出工程,在提升能源电力充裕度下足功夫。

  此外,浙江电网还将在供需协同与灵活智能上再升级,加速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场景构建,实现电网数字化转型,构建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回头看,浙江向来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上“一马当先”,过去一年用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以全国5.4%的能源消费总量,创造了全国6.4%的国内生产总值。

  而未来,推进汇聚五大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对浙江山海江河之美的致敬,也是经济与能源共生共荣的见证。(完)

  从全年走势来看,东海证券认为,猪价压力减弱,但国内需求复苏下,核心通胀有回升的可能,或带动相关非食品价格上涨。CPI估计将保持稳定,整体或有小幅抬升。

  反馈指出,集团总部“机关化”色彩还比较浓厚,对巡视及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彻底,部分资产管理存在风险。巡视组还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按有关规定转自治区纪委监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有关方面处理。

  在这种氛围中,一则消息受到外界关注。英国路透社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表示,中方已邀请他“近期访华”,就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举行会谈。“这是必须合作的(方面),尽管确实存在其他分歧。”克里称,总统拜登已授权他与中方举行会谈,但时间尚未确定。4日在被问及此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没有证实或否认相关消息,她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

  《联合早报》称,在中美紧张关系升温之际,各方甚至在考虑冲突爆发的可能性,分析战争的结果并调整战略。黄永宏3日表示,亚洲尤其是占全球贸易至少1/4的中美两国一旦发生冲突,将是俄乌冲突破坏力的数倍。因此,他呼吁各方有必要在外交和预防、缓解冲突方面加倍努力,建立信任措施和合作关系。

  而回看二战以来历史,立陶宛明明曾经加入苏联。其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后,苏联领土包括立陶宛一事,获得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在文中称,大熊猫饲养管理是一项科学严谨且专业的工作,哪怕是专业人士也无法仅凭“网络看诊”就能判断一只大熊猫健康与否。公众过度拟人化和过度共情会干涉正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有专业的饲养团队和兽医人员精心照顾着它们,尊重它们的习性,维护它们的健康。无论是否在公众视线,它们都会受到精心照顾。

杨佳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