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老挝啤酒销中国 与多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9 00:19:12

  中新网重庆3月4日电 (张旭)3月伊始,老挝啤酒代理商张吉宏就忙碌起来,提前增大订单量,以应对4月到10月的销售旺季。“订单几乎每年都在增长,辐射区域不断扩大。”张吉宏近日在重庆告诉中新网记者,老挝啤酒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售卖历史,从在西双版纳的“边民互市”到走向全国,与旅游、餐饮、零售等产业行业逐渐融合。

  老挝啤酒产自老挝,是东盟特色产品。2012年,老挝啤酒首次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并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指定啤酒。业界人士称,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啤酒市场,老挝啤酒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品质肯定得过关”。

  在中国,老挝啤酒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没想到,在中国能够喝到纯正的老挝啤酒。”在中国求学、经商8年有余的老挝商务人士金龙告诉记者,老挝啤酒的麦芽度、酒精度比中国国内常见啤酒高,原料中有喜马拉雅山泉水和老挝糯香米,采用了德国啤酒花和法国麦芽,有独特醇香。参与了中老铁路建设的中国建筑工人李勇正说,老挝啤酒曾是工友们的消暑佳品,“口碑是一传十、十传百”。

  重庆公运东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盟公司”)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营平台之一,在开行跨境公路班车的过程中,发现了老挝啤酒这一特色商品。“我们从东盟回程的货物以农产品、包装材料等为主。”东盟公司负责人表示,老挝啤酒将丰富回程班车的货物品类。

  为助力中国内陆民众更快购买、品尝到老挝啤酒,东盟公司通过其运营的贸易服务平台“东盟商品集采城”,为老挝啤酒提供贸易、物流、仓储、分拨等综合服务。张吉宏是重庆江津人,在与东盟公司合作后,回到家乡,成为老挝啤酒的川渝代理。

  对于未来,张吉宏和东盟公司都充满期待。“重庆的火锅产业,与啤酒有天然的亲近。”张吉宏说,川渝的消费市场让他心动,期待携老挝啤酒走进酒店、商店、火锅店、酒吧等,与多产业融合。东盟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供应链方面,将不断优化有关流程、环节,助力进出口企业降本增效。

  业界人士透露,有人曾试图在重庆等中国内陆地区引进老挝啤酒的生产工厂,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并未成功。对此,重庆工商 大学教授周兵认为,因为独特的气温、生态环境等,从气候经济学等观点来看,老挝啤酒要保留其特色,只能在老挝本地生产,向世界其他地方转移的可能性不大

  “老挝啤酒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周兵也提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度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推进、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黄金线路”作用日益显现,老挝啤酒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产业分工越来越细,高质量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将进一步助力中老贸易。(完)

  原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汪学军,已调任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汪学军生于1972年1月,2022年2月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同年5月任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至近期调整。

  林武表示,山东第一产业要稳定,一是“把地管好”,特别是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要管到位,为粮食安全奠定好的基础,同时,最关键的是“种子+科技”,好的种子既是收成的保障,也是增产的保障。

  与欧盟具有更加明确的调查权和全面的监管覆盖范围相比,美国采取了一种分散化的人工智能监管方式,部分州和机构以较小程度推进AI治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全国性的AI监管倡议都非常地宽泛和原则化。

  今年3月至6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多次集中公布被查央企干部的名单,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央企干部官宣被查,其中包括多位央企董事长。

  以利用和创新为主导的AI治理理念,注定美国的“拳头”不会太硬。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亚历克斯·恩格勒(Alex Engler)指出,对于教育、金融、就业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欧盟和美国正采取不同的监管方法。

  美国同欧盟、中国一样,都支持主要基于风险的人工智能监管方法,倡导准确、安全、透明度。不过,在赵精武看来,美国监管思路更注重利用AI,推动AI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是为了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

郑志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