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专家学者福州共议档案文化保护与利用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26 21:01:00

  中新网福州6月26日电 (叶秋云 吕明)“随着年轻人对大陆‘迁台记忆’相关档案逐渐地淡忘,台湾民间组织开始关注和推动保存‘迁台记忆’录像和档案资料。”6月25日,两岸档案文化交流座谈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台湾学者朱浩毅谈及台湾有关“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保护时,颇为唏嘘。

  他表示,自2017年开始,他就开始和民间组织一起推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至今已收藏一大批相关文物、档案资料及访问的历史口述资料等。

  25日至26日,由福建省档案馆主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福州举 行,两岸档案及历史专家学者、台湾大学生代表分别以“数字时代背景下两岸档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档案文献的共享开发与‘迁台记忆’”为主题开展座谈交流。

  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理事长刘廷扬在座谈会上表示,该学会与福建省档案馆自2017年开始合作,持续推动相关档案文化展览入台,并结合线上、线下模式,让台湾民众及青年学子透过档案了解闽台历史,知晓两岸文脉渊源。

  “随着‘迁台’一辈的凋零,‘迁台记忆’唯有透过档案文献才能留存。如何让档案活化并成为历史见证,是未来双方合作的重要方向。”谈及“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刘廷扬如是说道。

  台湾学者薛理桂在座谈会前,曾赴祖籍地福清探亲访友,老一辈的乡音让其倍感亲切。在会上,他以“闽台家谱档案共建共享”为主题,分享了其看法和意见。薛理桂建议道,闽台一起制作两岸族谱联合目录,福建省档案馆可以多制作一些年长一辈(老人)的口述历史。

  据福建省档案馆透露,近年来,两岸档案界加强合作。先后在福建福州、厦门及台湾金门、高雄、台北、宜兰等地举办“闽台关系档案文献展”,于去年首次在福建省档案馆举办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效应,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

  当前,福建正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保护利用工作。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希望借此机会,邀请两岸档案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以档案为“桥”,推动两岸档案文化深入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完)

  从2022年开始,银洋烟花公司在10个城市试点打造“新零售”门店,和当地有经营资格的公司进行合作,将传统花炮销售门店升级为城市烟花消费体验馆,同时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专业配送进行深度融合。

  问:中国奥委会对此有何看法?

  浏阳市银洋出口烟花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荣强是一名“花二代”。他还记得,前几年由于各地出台禁限放令,花炮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很多企业不得不转行。当时,他的父亲也一度打起退堂鼓。何荣强想着,在花炮行业做了这么多年,不能转行,但必须转型。

  就要回家了,杨蓉蓉特意为家人准备了礼物,踏上返乡旅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消费不断被满足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的诉求在今后还将被不断凸显。自1983年开始,春节阖家欢聚之际,大年除夕看春晚成为“新民俗”,就是最为鲜活的明证。近十年来,春节看电影成为又一个“新民俗”。这充分说明,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的节日形态还在进一步推陈出新,从电视、电影到直播等,新的媒介形态在其中的角色也正进一步突出,并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媒介杠杆效应。我们应以更为开放、包容的胸襟面对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态不断更新,在世界范围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更为开放、有机、多元的人文共同体。(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回村后,郭连兵申请了村委会的公益岗位,开始边学边干。后来,村委会换届选举,郭连兵当选了村主任。

程佩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