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6 14:12:05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此前在记者会上介绍称,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修订草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新时代对文物保护的新要求。

  草案二审稿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22字工作要求写入本法。二审稿规定了若干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明确为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建立的博物馆等单位应当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文物收藏单位收藏、保护可移动文物,开展文物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草案二审稿还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博物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合理确定每日开放时间和接待人数并向社会公布,采用多种形式提供科学、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和讲解服务。

  草案二审稿进一步突出和完善与中国共产党有关文物的保护,规定对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和伟大建党精神有关的文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草案二 审稿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明确国家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文化遗产保护;明确有关部门应当在设立条件、提供社会服务、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公平对待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

  1月7日,中国开启为期40天的春运。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此次优化人员往来措施,是在春节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作出的相应调整,是在妥善权衡、慎重思量之下作出的正确决策。

  自驾出行期间,第一,要准备好一些适当的药品、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湿巾、手消、常见的退热药物等。第二,要做好路线规划,尤其是要了解目的地目前疫情的情况。

  【解说词】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落实责任这个“牛鼻子”,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一把手”是党政班子的班长,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好的“一把手”能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但“一把手”出问题也危害甚大,容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严重损害所在地区和部门的政治生态,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会议还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智慧、东方经验,彰显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活力。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滚动排查上学就业、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等矛盾隐患。构建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善于运用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深化源头治理。要着力解决好信访突出问题。

  与此同时,为防止办了案子、垮了企业,各地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全年共办理企业合规案件5150件,对整改合规的1498家企业、3051人依法不起诉。

蔡嘉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