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地震损失 哪些保险可以理赔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2 22:50:11

费东斌任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人干人摸,

  来源:北京商报

  新华社消息,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19时,地震累计造成127人遇难,甘肃113人、青海14人,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灾情发生后,金融监管总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家保险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通绿色通道,组织排查客户出险情况,展开理赔服务工作等。地震发生后,哪些情况保险可以赔偿?汽车遭遇地震是否可以理赔?带着一系列问题,北京商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业内专家和保险从业者。

  第一笔保险理赔已经完成

  每次发生自然灾害,保险业都会冲在一线,为灾后减少财产损失、尽快恢复人民生产生活作出贡献,这次也不例外。

  灾情发生后,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统筹指导属地监管局、财险公司、人身险公司、银行业机构等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等工作。强调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受灾地区相关支持力度,及时恢复当地基础金融服务。督促当地银行业保险业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施救,严防次生灾害。

  从保险公司的举措来看,主要包括主动排查客户出险信息、无保单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手续、提供上门理赔服务、取消就诊医院及药品限制、车险抢险救援服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等。

  目前,已有保险公司完成了第一笔理赔。中国平安表示,12月19日凌晨3点,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首批理赔人员已到达受灾区域,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救援理赔服务。目前,平安产险已完成第一笔地震案件理赔,赔付金额7000元。

  车险、意外险等可赔偿

  一般而言,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可以分担居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保险产品很多,包括寿险、各类意外保险、医疗险、财产险等,主要分为人身险和财产险两大类。

  财产损失方面,常见的家财险、企财险能赔偿地震造成的损失吗?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介绍,常见的家财险、企财险一般会把地震和海啸作为除外责任,因为地震属于巨灾,一旦发生区域性集体性损失巨大,单一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有限,一般由巨灾保险进行覆盖。但现在部分保险公司的部分产品,也有额外约定可以纳入地震,但会对区域做限制。

  不过,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消费者有望获得保险赔偿。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车险综改后,车损险保险责任中,增加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保险责任。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车险综改后,“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等”被剔除免责条款,因此车险可以赔付地震造成的损失。这是一项有利于消费者的变化,为车主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从保险报案情况来看,目前以车险为主。中国太保表示,截至目前,已接到临夏积石山县地震相关 车险报案17例。

  对于地震造成的人员受伤,哪些人身险可以赔偿?李超表示,人身险中的意外险、医疗险可以赔偿,因为这些保险没有免责地震。人身险方面,相对而言人员的流动性更大,投保人群日常活动范围更分散、风险更分散,所以一般不会免责地震海啸等巨灾。

  截至记者发稿,甘肃地震已经造成127人遇难,如果不幸遇难的人购买了保险,哪些保险有望赔偿?据记者了解,以身故或全残为保险责任的保险产品,主要是寿险,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一般来说,寿险未将地震列入除外责任,购买这些保险的客户在地震中身故或全残将获得相关赔偿。

  及时报案、理赔

  除了常见的商业保险,部分地区的政府也会为当地购买服务、商业保险,来健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位于甘肃临夏州的临夏县就曾公开招标《临夏县2023年自然灾害救助及家庭综合意外保险项目》。招标文件显示,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商业保险服务机构运作的方式,针对临夏县属于政府管理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及城乡居民住宅突发火灾、爆炸、自然灾害原因等无责任方或责任方无能力赔偿的突发事故,建立商业保险补偿机制,提高灾后补偿标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全县社会抵御公共突发灾害的能力。

  根据招标文件,对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居民财产损失,居民住房保险金额为4万元;应急救援抢险救灾人员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40万元;居民、流动人口人身伤亡也在保险范围内,每次事故赔偿限额1000万元,累计赔偿限额5000万元。

  对于震后保险理赔的注意事项,安光勇表示,在理赔时,消费者需要注意及时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遵循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等。此外,保持沟通畅通,咨询专业人士也是很重要的。李超表示,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保险公司往往会开通索赔绿色通道服务,可以简化材料手续流程,被保险人或家人应及时报案,避免拖延过久导致损失原因和程度无法认定。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责任编辑:何松琳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