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北京预计降水总体呈偏多趋势且分布不均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2 16:34:12

  今年以来北京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成左右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季崇萍表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30日,北京平均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大风日数接近常年同期。

  一是气温整体偏高。北京平均气温为7.8℃,较常年同期(1991至2020年平均值,6.8℃)偏高1.0℃,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中,3月、4月和5月以来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二是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成左右。今年以来北京平均降水量83.7毫米,比常年同期(73.9毫米)偏多13%,比2023年同期偏多50%。降水呈现阶段性特征,3月至4月中旬降水量比 常年同期偏少四成,4月下旬降水量偏多2.1倍,5月以来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三是大风日数接近常年同期。6级及以上大风(日瞬时极大风速≥10.8米/秒)日数为39.5天,接近常年同期(41.3天),其中春季(3至5月)6级及以上大风日数为27.1天,接近常年同期,比2023年同期偏少两成。

  汛期北京西南部降水预计较常年同期偏多

  季崇萍表示,经与国家气候中心、华北区域各气象部门多次联合会商,综合分析最新气象资料,北京市气象局形成了今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意见,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降水总体呈偏多趋势且分布不均。预计今年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10至4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到两成,较2023年同期偏少一到两成,其中西南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两到三成。

  二是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日数偏多。预计今年汛期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日降水量≥25毫米)的日数为5至8天,较常年同期(4.5天)偏多1至3天。

  三是平均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预计今年汛期全市平均气温为25至26℃,较常年同期略偏高。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10至15天,比常年同期(10.0天)偏多。

  灾害性天气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季崇萍表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突发频发重发的常态。今年汛期,北京地区仍需重点关注局地极端强降水、持续高温、雷暴大风、冰雹等高影响天气。建议市民在灾害性天气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山区、沟道、桥下、涵洞等易发区停留,避免涉水行车;雷雨大风天气还应注意防范雷击、高空坠物或树木、临时建筑倒伏等风险,加强灾害性天气的安全防护和防灾避险。

  青木正儿基于《饼赋》叙述的内容——将羊肉与猪肉切细,生姜、葱切细,加入肉桂、胡椒、木兰的粉末,与盐和豆豉调味,做成馅料,用面粉做的极薄的皮包裹后上蒸笼蒸,然后蘸酱食用,说明了其制作方法(青木正儿,1984)。青木正儿据此推定“笼上牢丸”很可能是现在的烧卖。而关于“汤中牢丸”,则引用了明代《正字通》中的“水饺饵”的说明,推测是水饺。

  与第一点相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唐代的文人段公路在《北户录》“食目”的注中,引用了北齐颜之推的话:“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偃月”是半月形的意思,此处“馄饨”是半月形的记述。时代不同,“馄饨”曾有“乌冬(饂饨)”及现今的“云吞”两种意思。“乌冬(饂饨)”当然不是半月形的,“云吞”也不是半月形的,仅从形状上来考虑,颜之推所说的“馄饨”不是今天的“云吞”,而是饺子或是饺子形状的点心。

  不得不说,二战之后,美苏“冷战”,但中国走出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譬如与第三世界多交朋友,且中国一直认为自己也是第三世界的成员。中国一直反对的是霸权主义——无论当年的苏联还是美国,但凡有霸权行径,中国都是谴责的。但与此同时,中国也乐意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与美苏,包括此后的俄罗斯交朋友。

  1月1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新经纬1月20日电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众号消息,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年度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广州整车生产企业,不少由长三角供应商提供关键零部件;广州占比较高的日系整车生产企业,进口后往往要在长三角完成初步加工和组装,再运至广州进一步加工组装。“偏科”的广州,势必难以实现“汽车强市”目标。

王梅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