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3 16:33:06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 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疫情期间,翁彦辉每天要提醒学生勤洗手、戴好口罩,在家长群分享疫情防控通知、科普文章。对刚工作一年多的翁彦辉而言,陪伴学生是他工作和生活的核心。

  根据专业,他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只要有空,大家都往厂房跑,一待就是大半天。小组长李海说:“组与组之间互相都较着劲,看谁学得更快更好。”

  张甜甜(化名)是2023年考研生,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一年来,她都在居家备考,来自家人“舒心又温馨”的陪伴,给她很多情绪安抚和情感养分。家人间相互照料,连平时很少做饭的甜甜也下厨房,学着给妈妈煮了热汤面和姜汁可乐,这份守护让甜甜对亲情“陪伴”多了一种人生体悟。

  刘凯强介绍,三亚的旅游住宿设施分布档次齐全、错落有致,从一晚百来元的旅舍到数千元的头部品牌酒店,丰俭由人。当前口碑越好、品牌影响力越大的酒店,受欢迎程度越高。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4/2859248398.png" alt="" />

  2022年12月30日,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此前召开的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温政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