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件(组)馆藏玉器集中亮相南京 展陈万年玉文化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7 09:23:17

  中新网南京11月2日电(记者 杨颜慈)为迎接建院九十周年,南京博物院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600余件(组)馆藏玉器在南京集中展出,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

  2日,“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组织媒体探馆。此次特 展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

  从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出发,展览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揭示中华玉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展览主体分为玉生华夏、玉成中国、玉美神州三个章节。

  在“玉生华夏”展览中,围绕史前玉文化面貌,讲述玉器如何融汇并推动中国史前文明化进程。以“万年”为主题,以小南山成熟用玉为发端,该展览揭示早期用玉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中华文明的曙光。

  记者看到,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代表小南山文化的古老玉玦精美。据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被称为“中华玉文化的摇篮”的百米小山,藏着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秘密”。古老的玦呈环形、有缺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器类型之一,成为中华民族万年用玉的曙光之作。

  商晚期(殷墟时期)的玉蛇、战国中晚期的玉龙……悉数亮相第二章“玉成中国”。展览围绕以玉礼器参与国家形成、族群精神建立、以玉比德的发展历程,凸显玉在国家制度、个体精神层面的意义。

  在第三章“玉美神州”中,则以三国至明清玉器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玉器演变历程,从玉料、工艺、人文内涵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中华玉文明的发展巅峰。

  展览现场,一枚精美的翡翠松鼠葡萄展现了清代玉器的精美和精细碾琢。策展人介绍,在清代,尤其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是集历代玉雕成就之大成达到最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玉文化的魅力,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南京博物院将采用多种方式展陈及互动。从斜玉旁的汉字到含玉的古诗词;从琢、磨玉形到雕刻玉纹;从欣赏美玉的温润到感受“玉有五德”;从“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到“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观众了解绵延万年的玉文化精髓和中华文明内核。(完)

  张小曳说,如今,在科学界,对沙尘暴的研究已经从对其科学的认识转向了如何防治沙尘暴,尤其是预报、预警。在他看来,未来,人类能改变的比较有限,而更加精确的预报和预警,则可以减缓沙尘暴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2018年3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3月底,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一家当地有名的商业超市兆佳商场忽然传出闭店的消息,刚刚充值几千元的会员一脸懵,纷纷打听退款渠道。

  但在美国对华为全力绞杀的当下,这显然非同寻常。美国彭博社就宣称,由于美国一再声称华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卢拉参观华为研究所的举动,可能会“激怒美国”。

  有岛内舆论指出,民进党当局近年来动作频频,面对台海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图谋继续加码、火上浇油。岛内民众忧心两岸关系紧张确有其道理,其所作所为只会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的险境,只会给台湾经济社会发展蒙上沉重阴影,只会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深重伤害。

  “大型跨国公司负责人纷纷访华,说明他们认为中国市场是全球资金和金融的避风港,同时也是投资的最佳选择地。此外,‘访华潮’也意味着全球的一些制造业、技术、资本正加快转移到中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许彦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