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首批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ETF获批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5 10:42:10

  本报记者 方凌晨

  6月14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境内首批两只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和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双双获批。

  证监会官网显示,上述两只产品分别于2023年12月13日、2024年3月4日申报。据悉,两只产品均采用了和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互挂产品的形式,即通过投资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的形式来实现对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的紧密追踪,为境内投资者打开投资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的大门。

  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于2023年11月29日在港交所上市,该ETF追踪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是亚太地区首只追踪沙特阿拉伯股票市场的ETF。资料显示,其标的指数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涵盖了超过50家的沙特大中型上市公司。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金融、原材料、能源、公用事业和通信等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分别达41.6%、17.2%、9.2%、8.5%和7.5%。具体到标的指数成分股,前五大权重股分别为拉吉希银行、沙特国家银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以及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均是在沙特阿拉伯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从历史表现来看,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表现较为亮眼。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该指数自2020年以来累计涨幅达29.89%,在过去几年全球股市整体震荡的背景下,其表现大幅跑赢富时新兴市场指数、MSCI(明晟)亚太地区指数等。

  沙特阿拉伯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先后被MSCI、标普道琼斯、富时罗素三大指数提供商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从而带来了可观的被动资金流入,成为受到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投资市场。

  此次首批两只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的获批,不仅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直接布局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机会,也是跨境产品的进一步丰富。近年来,ETF市场加速发展,产品不断丰富创新,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入,跨境ETF成为了重要投资工具,境内公募机构也积极布局,加快“走出去”步伐。

  从深交所发布的《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3年)》来看,目前,跨境产品形成了覆盖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以宽基、高科技、新经济为主的 产品格局,成为投资者布局海外市场的重要工具。2023年,跨境ETF仍然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规模增长近900亿元至2867亿元,同比增长44.82%,产品数量已超过140只。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华泰柏瑞基金多年来坚持前瞻、创新的产品布局,始终走在ETF浪潮前沿,投资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市场。”

  在南方基金看来,此次首批两只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QDII)获批,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不仅为中国内地投资者提供了直接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的机会,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国与中东地区的金融合作,促进全球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沙特阿拉伯作为全球重要的市场,其增长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通过投资沙特阿拉伯市场,中国内地投资者有望分享到该地区经济增长的红利,同时也为沙特阿拉伯资本市场引入了新的流动性和活力。此外,该基金的设立也是ETF互联互通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南方基金表示。

责任编辑:江钰涵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全国小麦均价2811.36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价格上涨2.83%,较5月26日均价上涨3.58%,较5月12日均价上涨5.85%。

  一直以来,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对保持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保持双方各层级间的沟通高度重视。另一位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表示,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军事力量,中美两军关系保持稳定事关区域和全球安全问题,尤其当前中美一线部队会频繁接触,两军高层会晤不仅是战略上的沟通,对一线部队的危机管控也有积极意义。这位专家直言,但现在美方一边侵犯中方的利益,一边要求中方维护其利益,对此,中国不能不表明立场和态度。“如果美国不能端正态度,本着解决问题来进行高层会晤,则根本没有会晤的必要。”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技术的先进性,那么研发费用肯定要水涨船高,研制周期也要变长,最后可能并不划算。如何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平衡,形成一个‘恰到好处’的组合,对主制造商来说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大的考验。”吴光辉说。

  《中国企业家》:当你找到了人口和创新之间关系的时候,有没有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时你读博士,是从斯坦福转学去了芝加哥大学,就是为了专门研究人口学?

  山东一饲料厂工作人员向中新经纬介绍,河南今年已经收割的芽麦,大多都流入了饲料厂,价格低至0.5元/斤。“比玉米便宜太多了,只要能拉过来,我们自己烘干也划算。”

  近年,如同中央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一样,省级财政也在加大对市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2022年吉林、黑龙江等省级财政向市县级的转移支付增幅均达到历史最高。云南也提出,2023年还将最大限度加大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张士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