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模式”再延伸!中国海警开启执法新模式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27 21:45:26

  6月25日,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谭主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等开源信息观察到,此前,中国海警的执法巡查行动是以固定路线、固定编队的方式进行的。而这一次,中国海警在沿着固定路线巡查完毕后,还以单舰或两两分群的形式,采取新模式进行了执法。

  从今年2月18日首次在厦金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行动以来,中国海警已经在金门附近海域执法4个多月。

  如何理解这种新模式?

  首先,是执法范围的扩大。

  回顾中国海警这四个多月的执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海警的执法范围,经历了“点-线-面”的过程。

  前两个月,中国海警选择的执法方式,是在台当局划定的“禁止、限制水域”内圈定几个点,并派遣一支海警舰艇编队沿着这些点开展执法巡查。

  换句话说,在一开始,中国海警进行执法巡查的目的,是戳破台当局的叙事,彰显金门附近海域根本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这一事实。

  4-5月,中国海警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行动的次数不断增加,几条执法航迹线,基本覆盖了大小金门两岛南方和东方的多处海域。

  而这一次,在采取新模式后,我们的执法范围,由线及面——由于路线不固定,海警船的执法航迹线,组成了一片片执法巡查区。

  这也意味着, 我们对金门附近海域的掌控力,进一步提

  新的执法模式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执法向着“全天候”转变。

  由于执法路线不确定,这就使得中国海警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时间也变得不确定起来。也就是说,中国海警船有可能在任意时间出现在金门附近海域的任意区域。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路线和时间上的自由,意味着中国海警能保障执法连续,且随时随地相应采取措施。

  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想要在金门附近海域寻衅滋事的人来说,他们在这片海域,没有什么“钻空子”的可能。

  中国南海研究院世界海军研究中心主任陈相秒表示,金门岛位于近海,气候、水文等条件相对容易掌握,中国海警完全具备在这里开展全天候执法巡查行动的条件。

  有岛内媒体在报道中就提到,这一次,海警在早上5点就开始了执法行动。

  谭主了解到,我们一直有对金门附近海域以及台湾海峡的气象数据、水文数据进行监测。这些数据,也为海警执法巡查行动提供着支撑。

  新的执法模式带来的第三个变化,是执法强度的进一步提升。

  陈相秒表示,以海警舰艇编队的规模开展执法行动,展现的是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展“专项执法维权行动”的姿态。而新的执法模式,标志着执法行动转向常规化和日常化,这表明中国海警完全确立了对金门附近海域的实际控制权和执法权。这也意味着,台当局所谓的“海巡署”再也不敢在金门附近海域轻举妄动。

  台湾问题专家刘匡宇表示,厦门与金门之间的交流本就密切,无论是从法律的条文上来看,还是从对相关海域的执法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实践上来看,厦金两地之间都已经实现了深度融合,距离完全的统一只差临门一脚。

  金门附近海域的海上执法模式,同样可以作为推动“一国两制”事业的一个成功范本,为未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提供一个可选方案。

  但有人,妄图在这过程中“使绊子”。

  这几天,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一系列价值3.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无人机计划。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海警海上执法情况的专业人士表示,一直以来,金门都是台当局试图对抗大陆的第一线。因此,基本可以确定,这些从美国买来的无人机,会有一部分被布置到金门岛。

  几乎在同一时间,《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正式落地。这一《意见》,既适用于金门附近海域,也适用于整个台湾海峡和台湾本岛。

  我们的动作,无疑是对“倚外谋独”和“以武谋独”念头的敲打。

  这也意味着,不管是在金门附近水域,还是在其他事务上,台当局“兴风作浪”的空间,都在被不断压缩。

  在单元庄看来,西安具有新兴科学技术和产业的综合优势,跨的领域很多,从传统能源、技术加工到新型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都有很好的基础。这也是在智能化产业革命浪潮中,西安能够抓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风口的重要原因。

  2016年以后,我国开始推动财政事权改革,相应的带来了支出责任改革。特别是2018年以后,推动了包括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这便涉及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因此2019年增设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成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当年规模便达到3.9万亿元。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398亿元,同比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13亿元,增长17.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1159亿元,增长15.9%;餐饮收入3751亿元,增长43.8%。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7%、25.7%、24.3%。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33亿元,同比增长8.5%,比1-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44108亿元,同比增长12.3%,比1-3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7164亿元,增长1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8%。

  北京的情况也类似。以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淀区中小学面临学位供给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入学高峰,预计达到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达到2.7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1.6万人。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援引最新数据报道称,澳大利亚3月对华出口飙升至近两年来高位,达到约19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但低于2021年6月的217.6亿澳元历史峰值。其中,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块和铁矿粉出口量分别较前月增长24.3%和17.7%;对华动力煤出货量较2月激增125%。此外,就另一项大宗商品——大麦的对华恢复出口,双方也在积极协商中。中国商务部决定自今年4月15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进行复审。同样在4月,澳大利亚宣布暂停对中国向澳大麦征收“双反”关税一事向WTO提出的上诉。澳出口商对法瑞尔访华充满期待。南澳州龙虾捕捞协会负责人图马佐斯接受ABC采访时表示,2020年以前,南澳州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龙虾有1800吨,中国市场占总出口量的90%,但澳中关系恶化后,销售额大幅下滑。图马佐斯坦言,即使协会努力开发新市场并扩大澳国内销售,但至今只恢复不到50%的销售量。他表示,澳龙虾捕捞业者和出口商密切关注阿尔巴尼斯政府的对华政策,尤其期待法瑞尔能够从中国带回好消息。《环球时报》记者5月初在西澳州首府珀斯访问期间在当地超市看到,龙虾每公斤售价跌至29澳元,与2020年前每公斤至少80澳元的价格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澳葡萄酒行业在过去3年受到的打击更大。不少出口商遗憾地表示,一度占据中国葡萄酒进口份额第一名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在2020年后对华出口几乎为零。

  1994年,丁肇中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选择去做AMS。“全世界能够看清这个过程的人不超过10个。”王贻芳在5月16日下午的对谈中这样说。作为丁肇中曾经的学生和长期合作伙伴,王贻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丁肇中在决定要做宇宙线的实验后,当时考虑了两种方案,一个是太空,一个是地面,他还研究了中国西藏地区羊八井的地面宇宙线实验。最终,他做了一个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决定,就是“上天”。

张金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