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联袂发力 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彰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5 09:29:34

  本报记者 田 鹏

  6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时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有底气、有力量破浪前行。”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较今年1月份发布的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5月底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较前期预测值提升0.4个百分点。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次世界银行上调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出预期。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足够韧性。

  “三驾马车”齐发力

  中国经济何以有底气、有力量破浪前行?

  从今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便可找到答案。出口方面,以美元计,继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后,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较前值上扬6.1个百分点至7.6%,出口金额创历史同期次高,外贸出口表现超预期。

  消费方面,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4月份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投资方面,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有力支持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稳步推进,设备更新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月份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下,我国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增长。

  在王青看来,在宏观政策发力,经济增长新动能较快增长推动下,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1%左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围绕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的支持政策接连出台,但细看其中内容,都汇聚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释放新经济活力。

  例如,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此前表示,出口方面,今年工作的重点方向就是培育新动能、拓展新增长点,促进外贸产业和供应链创新升级,同时深化与贸易伙伴的合作,为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增长增添动力。消费方面,将顺应数字、绿色、国潮等消费新趋势,打造更多消费新增长点。将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绿色商场常态化创建,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等。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在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递进。同时,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正加速培育,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相叠加、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相融合、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兴经济体崛起相衔接、“双碳”目标实施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相契合,使我国能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全方位高质量锻造拓展新的创新驱动竞争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国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改革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侧的总体向好预期,也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有力加持。

责任编辑:江钰涵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649.8万辆,同比增长96.3%,市场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过去一年每卖出4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

  路透社、“德国之声”、香港《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认为,美国和中国是欧盟这一法案的针对对象。据《南华早报》28日报道,法案的提出最初并不是针对中国,而是为了对特朗普向欧盟商品加征关税一事进行反击。后来,在立陶宛因为台湾问题而对华贸易受阻的背景下,这一法案再次受到欧盟内部的广泛关注。

  1950年,跟随雁北文物勘察团的脚步,宿白又到云冈石窟进行了实地勘察。次年,结合已有的考古成果,他写出了《<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初稿,后经反复修改于1956年第一期《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发表。这篇文章重建了云冈石窟的年代体系和后期的营建历史。

  “一些学生为了准备专升本考试,对于实践实训敷衍了事,甚至放弃专业实践及实训,极大地忽视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育,脱离了高职教育轨道。”他表示,也因此,学校管理者对学生专升本的意见不一。

  2023年3月23日,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董铮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监察调查。

  这一次,3月18日上午,北京市党政代表团专门到天津港察看了智慧港口建设和规划运营等情况。当地媒体称,“这座百年大港已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蔡浩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