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期间中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175万人次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7 10:11:00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 郭超凯)记者6日从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据该局预测,2024年端午节期间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17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5%。

  上海浦东、广州白云 、北京首都、深圳宝安、成都天府等大型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客流稳步增长,预计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8.9万、3.8万、3.4万、1.6万、1.5万人次。

  毗邻港澳陆路口岸通关流量将持续增长,其中,深圳罗湖、福田、深圳湾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21.7万、21.4万、12.3万人次,珠海拱北、青茂、港珠澳大桥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到32万、10.5万、10.1万人次。

  “如果预测哪些领域最先消费复苏,要放在全年的维度来看,首先肯定是短途快于长途,这是根据消费者活动空间范围决定的,因此去年很火的户外露营、飞盘等新消费还会持续热度;其次是国内旅游肯定快于跨境旅游;第三是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会快于其他城市。”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表示。

  1月8日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韩国方向客源增长较快,且大量美、加旅客通过韩国中转来华。航班供给量下降、需求陡增是机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同时,曹俊表示,疟疾发生大规模传播的风险虽然存在,但是可能性极小。疟疾的传播条件较为复杂,首先病人要具有传染性,还有在适宜的季节,需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且不是所有蚊子都能传播。

  不同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的方向最终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机制还需依赖于更多的实践加以验证。但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两者能够并存,是目前已知的事实,虽然各国之间的差异很大。学界对人口负增长如何影响经济结论不一:有观点认为其影响是不利的,包括人口减少带来劳动力减少和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以及储蓄和投资减少等;也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有利,当人口负增长时,劳动力投入减少,引发劳动密集型技术向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转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持续增长;还有观点认为,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确定,各个国家地区异质性很大。

  李恒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家实施带量采购政策后,在上海长海医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就拿不到原研阿那曲唑片。“过去,在医院开这款药可以享受大病医保,国产阿那曲唑片在大病医保之后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确实有很多患者觉得他们原研已经吃了多年,后续换其他的药对他们会有一定的影响。” 

  “有很多人表示自己的消费降级,但实际的情况是任何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质量下滑,所以真正的消费降级并未发生。当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选择渠道时更加明智,而且渠道更多了,不仅仅局限传统线下商超和几大电商,他们广开思路,寻找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渠道来购买想要的品牌。”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表示消费者们经过疫情之后更加务实,对健康高品质的生活需求迫切,因此对商家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甘铁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