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闻喜51.2万亩小麦开镰 颗粒归仓抢收忙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01 21:13:59

  中新网运城6月1日电 (李庭耀 李东生)小满十日满地黄。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的夏粮,已经由南向北陆续开镰。随着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闻喜县51.2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各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小麦种植户行动起来,确保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闻喜县河底镇马庄村,麦浪滚滚,机声隆隆,1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派丰收美景。种粮大户王乐杰说:“我们合作社小麦种植1万多亩,已开始全面收割。今年的小麦长势还是不错,每亩产量大概有900斤到1000斤。”

  作为山西省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闻喜县农业技术人员在小麦种植管理过程中指导农户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播种技术,高效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控制病虫害影响,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为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今年小麦收割前一个月有点干旱,但我们使用的是探墒沟播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抗旱、保墒。”王乐杰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收割已经成为闻喜县小麦收割的主要方式。为了做好今年的夏收工作,该县调配400余台收割机械,对接全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抓住有利天气,合理调配设备转场作业,以最快的速度抢收全县成熟小麦。

  王乐杰告诉记者,一块约40亩的 地,用12台机械,最多10分钟就可以收割完

  “我们合作社有十几台车,之前去安徽服务了几天,赶回来在闻喜县正式开始收割,随叫随到,24小时不停。”农机手郝宝珠说。(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贵港12月31日电 (记者 张广权)12月31日18时,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第二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工程已运行机组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为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来了一趟,解决了3起案子,这个年可以过得舒心点了。”在杭州市余杭区数字经济“共享法庭”,一位解决了心头困扰的企业主如释重负。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12月31日电 题:一位农村领头雁的心声:让村民在家门口端起“幸福饭碗”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航空市场迎来复苏。连日来白云机场客流量持续攀升。12月28日,白云机场起降航班665架次,进出港旅客6.7万人次;12月29日起降航班692架次,进出港旅客7.1万人次;12月30日起降航班达到789架次,进出港旅客8.3万人次。元旦三天假期预计日均航班执行超过700架次,运输旅客合计超20万人次。

  高端化,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售价。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在内的主要厂商共发布百余款新品,多款旗舰机起售价超过4000元,部分产品售价甚至直逼万元。

  “这是亚洲最高的三角闸门,高达20.35米,是控制船只进出的开关。”站在船闸顶部,看着试验船只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平稳航行,枞阳引江枢纽水运部分专业监理工程师唐飞心情激动。他告诉记者,实船试验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船闸主体工程的顺利完工,长江上的船只将由菜巢线航道直接进入巢湖、合肥,向北可沿江淮沟通段直接进入淮河。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