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如何建设?业界专家学者聚焦“人才培养”

来源: 快科技
2024-06-30 23:59:17

  中新网重庆1月5日电 (记者 钟旖)高校如何加强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建设过程中,什么是关键?5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研讨,“人才培养”成为热议焦点。

  “不论是学科还是专业,还是人才培养体系,其实都源于‘实践’。人才培养出来后,还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在线上表示,“实践”既是原点,又是终点,以一个闭环形式,不断地为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供滋养。

  胡正荣提出,业界应面向实践,通过融合,更新与优化国际传播类专业与人才培养体系;面向实践,通过交叉,建构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通过实践,检验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首先要有“真理论”,只有“真理论”才能指导实践,业界应从理论的源头进行深耕。此外,“实事求是”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指导原则;应重视新技术带来的知识范式变革,以此催动国际传播范式的变革。

  “不管办什么专业,首先要以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董天策提到,要实现一个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同时,要以教学改革来培养专业人才。董天策称,人才培养是一个生态体系。在国际传播领域,学科交叉属性非常突出,要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专家型的人才,或可从本科、硕士、博士等多阶段探索实现。

  “谈到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我们都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在谈及培养途径时说,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一要强化学生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二要增进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说到“真理论”,廖圣清认为,既要加强科学的研究,也要守正创新,加强大众传播的研究,并推进人 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相关形态的研究

  当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指导会”同步召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刘国强领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全球传播研究》正式开题。(完)

  红星资本局复盘发现,HSHKBIO指数的成分股共66只,22只股票有“-B”后缀。这22只股票都出现过跌破发行价的现象,部分现仍在发行价之下。

  “不管从大口径还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来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处于低位,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而经过这几年的减税降费改革, 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进一步下降,低于绝大多数的OECD国家。”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告诉第一财经。

  2022年5月,驻村工作队协助五龙坪村举办了咸丰县首届玫瑰花节,吸引近万人参观游玩。村民们发展玫瑰花产业积极性高涨,2022年以来,全村已扩大玫瑰花种植面积200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3日电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表(涉及妇女权益保障法部分)》的通知,其中明确,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或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行为,最高可处五万元罚款。(中新财经)

  离草莓采摘园不远,就是巨大的玻璃温室。温室里搭建了鱼菜共生循环养殖系统,鱼在水里游,鱼的排泄物通过管道输送给水培蔬菜,芹菜长势良好,生菜色泽鲜嫩,温室里栽植的香蕉树上还挂着一串串熟透的香蕉。

  金联创也认为,来自亚洲地区的原油需求表现强劲,且随着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石油产品的临近,石油供应或紧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油价。受此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或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中新经纬APP)

张维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