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俗文化“流水席”

来源: 北青网
2024-06-04 09:06:00

  【锦绣中国年】

  腊月廿八,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弘扬川剧团喜气洋洋,年味十足。团长张永福正忙着招呼蜂拥而入的观众,队伍中不乏年轻面孔。

  锣鼓敲响,一段耳熟能详的川剧折子戏《穆桂英招亲》选段上演。弘扬川剧团的演员邓兰、朱理石,长期受到遂宁戏迷的热捧,他们一亮相就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我爸年轻时是民间川剧演员,一辈子钟爱川剧。受他影响,我也经常带孩子一起看川剧表演。”魏安平的女儿说,希望川剧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永葆生机,代代传承。

  “看戏过年,很有感觉,是记忆中的味道。”“与好朋友们聊天、看戏,心情都舒畅起来了。”……一出好戏结束,观众赞许声不绝于耳。

  张永福对观众说:“春节期间,弘扬川剧团每天下午都有迎新春专场演出,欢迎大家再来看戏,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离开剧场,不少意犹未尽的观众又奔向了下一场“盛宴”。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伴随着铿锵的鼓点和欢快的音乐,“人约荣兴街,花市灯如昼”新春潮玩活动在这里热闹上演。

  “快看,舞狮表演来了!”市民王孝青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打去视频电话。王孝青翻转镜头,“家门口的舞狮表演天天有,好热闹,就等着你回家过年了!”王孝青扯大嗓门,乐呵呵地给儿子展示家门口的热闹场景。

  现场,醒狮翻腾跳跃、生猛矫健、惟妙惟肖;船山非遗项目桃子龙舞队员举着桃子上下穿行、变化万千、欢快活泼……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轮番上场,带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与家人朋友分享浓郁的年味。

  “我要一个小花灯。”“这个小龙的贴画真好看。”……公园里各种非遗产品展销摊位一 字排开,排队领取礼品的小朋友络绎不绝。孩子们手提精致可爱的花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浓浓的年味,在公园里弥漫开来。

  据了解,春节期间,遂宁将举办新春大庙会、民俗灯会节、年猪节、民俗游园会、舞龙活动、新春潮玩计划、非遗文化大拜年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色香味俱全的民俗文化“流水席”,让大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非遗年”。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魏琴)

  穆沙拉夫一生可谓大起大落,早年立下赫赫战功,戎马生涯意气风发,靠兵变登上过巴基斯坦政坛顶峰。但也败于政治斗争,一度自我流放,甚至沦为阶下囚,辗转海外。

  <strong>◆针对沿海、平原、山丘等不同面貌,山东已形成鲁东滨海、泰沂山区、运河沿线、鲁西平原四大风貌区和山东海岸带、运河风光带等特色风貌带,一大批各美其美的齐鲁乡村串珠成链,由“户户美、村村美”向“田园美、生态美”提档升级。</strong>

  央视网消息:D3755次列车每天12:35从柳州出发,16:34抵达广州南站。最近这段时间,在这趟列车上,每天都有来自柳州市各县区的数百名务工人员,他们免费搭乘这趟列车,赴粤务工。这也是柳州火车站连续四年组织开行“点对点务工专列”。

  之后这种全民习俗又演变成了社会性的庆典活动。到了隋唐时期,一些统治者比较提倡看花灯的风俗,尤其是唐宋的统治阶级,甚至会发布放假政策。上行下效,至少到了南宋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盛大的、全民狂欢的活动了。

  当然,年俗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如不少地方将“老”习俗过出新味道,运用传统艺术技艺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造就的经典与时尚并存的现代灯会,满足了全年龄层的游玩需求。

  2月5日,尽管是周末,年逾古稀的国家级非遗淄博花灯会项目传承人张向仁仍不歇息,忙碌于花灯会上,指导工人检查灯组照明情况。从去年4月开始,张向仁陆续为兔年新春设计制作了近50个大型灯组,团圆之夜将整齐亮相。

黄琼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