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20 04:45:27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情况下,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而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如实填写健康征询,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掺杂经济利益,某些献血者为了成功献血而隐瞒实际情况,会给受血者带来输血风险,同时也失去了输血治疗的意义。

  每献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最多可拯救3个人的生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捐献血液,救助生命,是献血最直接最简单的初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减少癌症发病率。增强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并增强身体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献血后骨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各组织间液体成分会立即进入血 管,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指捐献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献成分血是指有选择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所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献血者捐献的全都是单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献血24次。

  春节回家过年,是亿万中国人发自内心的向往。春运路上,总有一些在万家灯火后守护旅客归途的人儿。今年春运,广东广州至四川渠县的K4562次列车,是“老谭”乘警生涯值乘的最后一趟列车。

  分析指出,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强大的活力、潜力和韧性。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央视网)

  他说,新冠疫情出现后,全球的医学专家都在开展免疫球蛋白治疗新冠的研究,然而至今还没有出现高质量的询证医学依据,表明其治疗有效。

  新年伊始,巨野县以“争先创优”和“改革创新”为主线,一方面强化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落实评价结果差异化政策,在财政奖补、用地处置、金融信贷、用水用气用电等方面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扩量。另一方面积极“扶优育规”,在原有优惠政策不变的基础上,舍得拿出优质资源,舍得投入真金白银,“一企一策”满足企业要求。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92/6138173704649165656.jpg" alt="" />

  座谈会上,倪岳峰提出“要持续优化公平竞争、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要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要持续优化多元保障、融资顺畅的金融环境”“要持续优化遵法守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持续优化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等五点要求。

李俊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