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

来源: 千龙网
2024-06-14 23:04:13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马玲 马梅若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1.93万亿元;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存量基数,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存量数据变化不宜以同比多增方式来衡量。

  业内人士分析称,GDP、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是流量概念,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等常用金融指标是存量概念,是过去全部累计流量扣除到期量的总和,是净增量加总的概念。也就是说,金融存量是考虑了金融资源到期续投后的结果,前期的流量资源是滚动使用的,依然在多次反复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而经济流量指标统计的是一次性活动,不存在滚动使用的情况,两者存在明显区别。

  “若要求金融存量同比多增,实际上是用某一段时期的净增量再与其他时期净增量作比较,是在多增基础上的多增。”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央行淡化金融存量同比多增的比较是有必要的,这种比较方式既不容易理解,对金融资源支持成效的衡量也不够准确。

  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正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信贷需求“换挡”。传统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重工业等行业信贷需求趋于饱和,轻资产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占用信贷较少。“加总来看,贷款增速自然会有一个换挡减速的过程,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会依赖信贷规模的高速扩张。”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拉长时间维度看,金融规模指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也在逐渐减弱。“我国长期高度关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等总量金融指标,潜在假定是其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实际上,随着金融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这种相关性正在减弱。历史上,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曾关注过类似的总量指标,但随着金融脱媒加剧,又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这些指标。”业内专家表示。

  有市场研究表明,2015年以前,我国M1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同期相关系数接近50%,但2015年以后降至15%;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年减弱,1953-1977年、1978-1993年、1994-2007年、2008-2022年,我国每增加1元信贷投放,相应的GDP分别增加1.636元、0.988元、0.935元和0.489元,带动效应大幅弱化。

  当前,金融支持更加注重提升质效。面对经济结构的加快转型、房地产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央行很早就预见到信贷需求会出现“换挡”,当前我国货币总量已足够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增量,货币信贷的高增速已难以维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低效贷款收回来投放到新动能领域,在信贷结构有增有减等方面见到实效,更好适配高质量发展。应当看到,盘活存量会对经济注入新动能,但不体现为贷款增量,客观上货币增速会有所放缓,并不说明央行主观上想收紧信贷。

大家都在看

王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如何理解债券市场波动?

刚刚!央行发布重磅数据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编辑:杨晶贻

邮箱:fnweb@126.com

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日本在军事“松绑”的路上越走越远,引发多方担忧和反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据文旅部网站12日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近日发布《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联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并制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时出现发热症状,可首选向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进行健康咨询,如病情较重,出现下列症状,应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就医。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杭州1月12日电 (施紫楠)2022年,浙江为市场主体减负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兑付涉企政府性补助补贴资金1088亿元;减轻企业和个人缴费负担440亿元。

  香港金管局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香港外汇储备资产为4240亿美元,11月底为4232亿美元。

李敬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