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进京水量达100亿立方米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3 15:15:22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记者 陈杭)截至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进京水量达100亿立方米,其中70亿立方米直接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超1600万人口直接受益。

  北京市水务局当天发布上述信息并表示,“南水”进京后,北京根据全市水情,已基本建立“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 、雨洪水”五水联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科学精细进行水资源调度,对多种水资源进行联调联控

  2014年12月12日,随着河南南阳陶岔渠首大闸开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建成通水。汉江水一路北上,于同年12月27日流至北京。

  为了让“南水”惠及更多的人口,北京不断扩大“南水”的覆盖范围,建成郭公庄、石景山等配套水厂,每日处理能力达470万立方米。在“南水”的“加持”下,北京通过引水工程连通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通过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河道向地下水源地补水,增加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

  涵养丰富的学识,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维。

  2017年,赵海燕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投身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发展之中。这家中外合资企业由新加坡企业翘首太平船务集团在广西南宁投资注册,负责投资、建设并运营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该项目位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及南宁综合保税区内,集产、储、运、展、商贸和金融为一体,计划投资逾1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完成约70亿元,正在分阶段建设中,整体运营效益良好。

  年终奖理财之一

  除了测土配方施肥,自动化育苗、插秧和收割,虫情监测,无人机植保等智能化手段也已走进田间地头,多措并举使地力变肥沃,粮食产量持续提升。

  孕妇住院期间,家属、护工不能陪护,护士的工作量倍增。“除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胎儿情况,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打扫卫生。”刘冰所在高危产科的护理团队共有17人,每天至少7个护士在岗才能维持病区的正常运转。

  实施“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重点是强化服务和保障,将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对医疗卫生体系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强化药品和医疗设备保障,搞好生产调度和供需衔接,做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用物资供应;千方百计救治重症患者,保证重症床位、设备设施、医护人员,对重点人群关口前移、提早干预,需住院的应收尽收、及时救治;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畅通农村与城市医疗机构快速转诊通道;充分用好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作用……把各项部署落细落小、把各项措施抓好抓实,就能依托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陈绮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