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股价跌近两成,逼近1元红线!海航控股:正在采取措施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7 15:24:30

  6月27日开盘,海航控股(600221.SH)盘初股价一度跌超4%。截至午间收盘,海航控股报1.09元/股,跌1.8%,市值为470亿元。

  26日,海航控股盘中一度跌停,股价最低报1.05元/股,截至26日收盘,报1.11元/股,跌超5%,股价创2008年11月以来新低,市值跌破500亿元。今年年初至今海航控股股价已跌近两成。

  根据交易所规定,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将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对于近期股价持续低迷,6月27日早间,澎湃新闻致电海航控股证券部门,接线人士表示,“公司正在采取措施,具体措施还是得看公司官方公 告。”

  海航控股6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触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股票上市规则》相关条款规定的退市指标。

  对于股价连续下跌的补救措施方面,海航控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指出,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外产业政策、大盘走势及行业形势、投资者心理预期、公司经营业绩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公司将持续深耕主业经营,做好航空安全生产运营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发丰富的航空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品牌竞争力;公司也将持续提升规范治理水平,加强与投资者交流沟通,不断提升公司透明度,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依法合规开展价值管理,力争给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海航控股也多次强调,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维护及管理工作,并制定市值维护方案。如存在对公司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月24日,海航控股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就提及,公司现已设立市值管理工作组,并制定了市值管理考核机制。公司将从生产经营、品牌管理、产品创新、合规运作、规范治理等维度制定全面提升措施,积极推进提质增效。为更好回馈投资者的支持,公司将统筹好经营发展、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在不增加公司总股本的情况下持续增厚公司净资产,并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适时评估通过股份回购、注销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值管理的可行性,构建完善“稳定、持续、科学”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提振投资者长期投资信心。

  相比于不断减亏的三大航空央企,海航作为国内第四大航司,去年率先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净利实现超三倍增长。具体来看,据2023年年报显示,海航控股实现营收586.41亿元,同比增长156.48%;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上年同期为-202.4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今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175.5亿元,同比增长33.48%;净利润为6.87亿元,同比增长334.51%。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航空业市场复苏,公司运力增长、运输周转量增加所致。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出经历重组后,新海航系列举措所带来的提升。海航控股方面此前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克服汇率波动、油价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影响,在保障安全及服务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成本管控水平,2023年全年累计实现降本创效约36亿元。

  海航控股在2023年财报中提及,未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公司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五航权及第七航权相关政策,积极开拓自贸港国际航线,同时充分发挥主基地航司优势,为经停自贸港的全球航司提供维修,地面保障等配套服务,拓展公司盈利点。

  在5月15日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上,海航控股管理层表示,今年暑运市场预测仍较为火爆,在去年客流恢复高位的前提下,预计今年行业客流量将同比增长2%。在二季度及暑运期间国际航班数量预计将有所增加,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国际民航客运市场的旅客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暑运期间,旅游、游学等出行需求将进一步推动国际客运市场的增长。预计2024年底,行业整体国际航线恢复情况将达到疫情前80%以上,公司目标与行业达到同步水平。

责任编辑:王其霖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

  不到上午8点,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河上镇的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厂区外,停车已是一位难求,脚步匆匆的员工正在刷卡入园。经过春节假期,这家生产各类过滤器材的企业如今已满负荷进入生产状态。从最常见的净水器过滤膜到医药、芯片行业使用的过滤产品,在科百特公司的清洁车间内,目前能生产10000多种不同规格的过滤产品。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预计2022年业绩同比上升,营收1220亿元至1270亿元,上年同期为788.9亿元;净利润120亿元至140亿元,同比增加73.82%至102.79%。

  换言之,虽然2022年行业年报还未尽数呈现,但从已知数据综合来看,在高利润增速的范围内,2022年的行业表现似乎更为喜人。然而,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上限)的算术平均为-14.23%,中位数为10%,2021年的数据则分别是-2.37%和15.66%,2022年行业内的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似乎更为明显。

  短期以提升居民消费预期为重点,加快优化消费政策。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当前,释放服务型消费潜力有基础、有条件,但也面临挑战,突出表现在消费预期转弱方面。短期内尽快提升消费预期成为政策调整的关键。为此,一是全面梳理限制消费的行政性规定,取消或者逐步放松不适应形势的消费政策,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在住房、汽车等领域的改善型消费需求。二是加快拓展和创新消费新场景。鼓励更多线下消费线上化。鼓励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鼓励“互联网+流通”发展。推动吃住行及旅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在线化,促进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结合,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务。三是鼓励传统消费拓展服务新业态。例如,充分利用智能感知设备,大力发展小众旅游、定制旅游、电影旅拍等,使旅游这个传统消费业态派生出更多的新业态。

  事实上,当时身兼数职的长尾智明对销量并不看重。据公开资料,该品牌只设计生产T恤,且每款通常生产30件,其中大多数更是分发给员工和朋友,少量产品通过其在里原宿所开的店铺进行销售。

林承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