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大食物观”这件大事,怎么实现?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2 06:22:58

  为什么大食物观如此重要?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进:“大食物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现在我们虽然吃的比以前要好了,食物种类也更加多元化了,但是我们居民的膳食结构还不合理。比如说主粮、肉和食用油还吃得过多,但同时“隐性饥饿”,也就是维生素A、铁、锌等部分营养元素缺乏的现象还比较多。所以从消费角度,我们需要更多元化的健康食物。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虽然我们国家粮食连续丰收,但是未来继续提高农产品产量,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水土资源的约束也很大,包括面临的一些自然灾害的风险,还有国际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农产品进口风险。所以从生产的角度看,我们国家也需要一个“大食物观”。

  从乡村全面振兴角度,从我们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角度来看,树立“大食物观”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粮食作物的生产现在还重要吗?

  我们从吃得饱、吃得好,到下一步要吃得更加健康。如果说现在主食不主,副食不副了,反过来看,是不是也意味着传统的粮食作物生产已经不重要,或者说没那么重要了?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进:不能从这个角度理解,而且恰恰相反,粮食安全是“大食物观”的一个基础,因为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主粮还是占主导作用。另外,从农林牧副渔不同部门的相互关系来看,粮食生产也是其它部门发展的一个基础。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本质上就是把原来的“粮食安全”概念进一步拓展到“食物安全”的概念,通过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保护居民的营养健康。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能否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文进:我国目前农业面临的卡脖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以种业为代表的一些农业技术,包括农业技术装备、一些种用牛、高端蔬菜、一些部分园艺产品。

  我国进口了很多农产品,饲料、粮和食用油,如果按照我国播种面积,这部分进口能占到食物总需要的四分之一。

  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卡脖子”问题:

  发展一些非耕地食物投资、技术研发,就可以从技术上解决卡脖子问题。

  生产的食物多、种类更丰富,特别是食物蛋白这一块,比如肉类蛋白,我们可以通过植物肉、微生物蛋白,甚至通过人造肉进行替代,从数量、结构上也可以缓解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压力。

  如何看待福建的特色与经验?

  福建在过去30多年的事件中,做好了什么有了今天的成果?有哪些是值得其它地方学习借鉴的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研 究员龙文进:福建在践行“大食物观”上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体现在三个方面。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一些特色农业。福建属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利用当地的优质条件发展林业、茶叶、果树、水产品等等,树立农业、农产品品牌。

  注重绿色发展。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问:今年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为确保健康过大年,公众该在哪些方面加强注意?

  但选用洋帅不可能由合作任何一方一厢情愿,双方能否建立合作关系,需要经过深入沟通并取得共识。在此之前,有消息显示,包括分别率领伊朗队、韩国队、塞尔维亚队征战卡塔尔世界杯的奎罗斯、保罗·本托、斯托伊科维奇以及曾经率原江苏(苏宁)队夺得2020赛季中超联赛冠军的奥拉罗尤,都是国足选帅的理论候选目标。

  马志达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需要整合三地文化资源,借助科技力量提供充足优良的文化产品,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共建人文湾区。与此同时,目前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文化产业内部结构需要升级调整的特点。

  大学本科学习汉语的波兰人乌卡什,准备在今年9月来中国留学读研,“我希望申请一所中国的大学开始我的硕士学习生活。”目前他正在等待录取,再根据签证时间制定具体的来华计划。“读本科时,老师在教授汉语时,也提到了许多中国历史、文化、音乐等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一直想去看看。”乌卡什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1月8日开始实施的疫情防控新措施将会给我们这些出于私人或商务原因希望前往中国的人带来便利。”

  岁尾又再一次携手央视《一馔千年》《我要上春晚》两大节目,以“红花郎春节美食大赛”走向千家万户餐桌,让红花郎品牌势能得以爆发,持续绽放高光时刻。

  在大陆展销、推广台湾商品23年,林国梁一路见证两岸在各领域的良好互动,切身感受两岸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以此次年货节举办地安溪为例,两地茶缘同根、茶脉相通,茶产业交流更是往来频繁。

卢姿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