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盼望能研究首批月背样品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8 18:10:32

  ◎本报记者 刘 霞

  6月25日14时7分,中国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球背面的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自然》网站对这一历史性事件予以高度关注。文章报道,有史以来首批来自月球背面的岩石安全降落在地球上,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想对这些月球样品开展研究。

  文章称,本月初,来自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科学家在北京开会,讨论他们希望通过分析嫦娥六号样本解决哪些科学问题。参与者投票选出了他们认为最重要的3个问题: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为何如此不同,月球内部的深层结构究竟是何“模样”,以及“南极—艾肯”盆地是何时形成的。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则表示,中国在月球上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的能力非常强。控制航天器并与之通信,在月球轨道上机动、着陆、起飞和交会的技术“对于在不久的将来很好地开展载人月球任务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地 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蔚指出,这些样本可能不同于以前在月球正面采集的岩石,科学家们对它们抱有很高期待。

  嫦娥六号任务呈现的国际合作精神也备受好评。嫦娥六号携带了4台国际仪器进入月球轨道或到达月球表面,其中包括欧洲空间局的月球表面负离子分析仪(NILS)、法国的月球氡气探测仪(DORN)、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器,以及巴基斯坦的立方星。

  NILS首次在月球上探测到负离子。NILS项目经理、荷兰科学家尼尔·麦尔维尔认为,研究这些粒子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月球表面的环境,并帮助设计未来的机器人和载人任务。

  DORN首席研究员皮埃尔·伊夫·梅斯林则表示,在仪器于月球表面作业期间,他的团队记录了19小时的高质量数据,他们的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不少国际科学家也希望对嫦娥六号样本开展研究。譬如利用这些样本,可计算出导致月球形成的巨大撞击出现后,月球岩浆海洋的启动和终止时间。

  东岠岛是当地南部诸岛之一,与城区隔海相望,乘坐“海上的士”10余分钟即可到达。岛上生态秀美,最高峰小坑岗海拔209米,登顶远眺,可见定海湾。

  张劲松说:“新时代广东发展的最大商机就是大湾区,深化粤港澳合作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欢迎大家投资新业务、落户大湾区。”

  <strong>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郑伟星:</strong>通过订单式培训、联合制培养等多元化冷链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北川提供更多的乡村冷链技术人才。

  14时30分,谌锋回到休息室,打开已经凉下来的饭,安心地吃了起来。

  围绕两大国家战略,嘉善2023年具体线路图也已清晰:规划建设浙大绿洲、研发总部、未来数字、生态低碳4个单元,开工建设浙大长三角智慧绿洲一期等重点项目;加快打造毗邻大都市协同发展、“浙北粮仓”核心区等10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清单化推进20条左右年度示范任务。

  在武汉创业的台胞王铮,两年前曾与朋友到访武当山,对武当山古建筑群印象深刻。作为室内设计师,此行他期待在“深度游”中了解武当山建筑背后的故事及技艺,寻找设计灵感。

李珮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