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遇上“千年名果” 新农人玩出乡村共富新花样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27 23:10:41

  中新网嘉兴6月2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经营家庭农场、种植槜李果树、尝试农村电商、参与“山海协作”……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一位“90后”乡村“斜杠青年”,将传统农产品与现 代商业模式巧妙结合,把农业玩出了新花样。

  1994年出生的朱乔煜是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人,一头扎进农业领域化身新农人,已经有十年时间。“我父母从事农业20多年了,他们都是从企业出来回归土地创业的。走这条路,有他们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兴趣。”朱乔煜说,所以上大学就选了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朱乔煜回到家乡,一鼓作气成立了家庭农场,开通了农产品网上直通车、电商销售网点。

  谈起刚创业时的故事,他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农产品电商销售还是新事物,没地方讨教经验,我就跑到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针对农产品保鲜运送困难、走快递运送成本高的实际,我学习了真空、冷箱等技术,探索了海宁区域消费者当天选购次日配送到社区的模式。”朱乔煜说。

  就这样,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一单、两单、三单……朱乔煜给庄园配置了一个配送员,专门负责海宁区域,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2023年,作为全国唯一三农领域青年代表,他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0周年现场直播销售农产品,把家乡产品带到了世界级舞台。

  来自乡村,回到乡村,改变乡村,朱乔煜既是投身乡村振兴的实干者,也身兼着袁花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深耕家乡沃土,带动全村致富。

  在嘉兴,生长着一种栽培历史达2500多年的果中“活化石”,这便是有“最浪漫水果”之称的槜李。眼下,正是槜李成熟季节,走进双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槜李树,丰收景象动人。然而,种植槜李,并非当地本土风俗,而与朱乔煜和村里的党群帮扶结对计划有关。

  “随着我们家庭农场经营有了声色,又成立了党支部,村里就想发挥我们长期种植槜李树、网上销售槜李的良好优势,为农户共同致富做点事。”对此,朱乔煜非常乐意,觉得可行性很强。和父母沟通后,他们为双丰村1800户有需求的村民每家免费发放了3棵槜李苗,并提供定期技术指导培训、开展现场实地教学、聘请水果专家授课,帮助农户提高水果产收。

  2024年开春,朱乔煜又亲自挑选果苗、修剪枝条、放置种植手册、打包装车,把精挑细选的200棵槜李苗“远嫁”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

  “黑水县已经传来了好消息,槜李苗已经发芽。由于槜李树需要3年时间挂果,对种植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为了护航这次‘远嫁’,我打算在前3年关键期,每年去黑水县上门指导1次到2次,加强线上联系,第一时间解决技术问题。”朱乔煜说,对他而言,为黑水人民带去新品种、新技术,能够推动两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有更深的交流,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长效动能。

  “充分利用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凝聚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以新联会成员特有的青春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通过直播带货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新业态,不断以‘新’唤‘新’,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袁花镇党委委员巫笑飞说。(完)

  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交通运输、出入境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配合做好2023年春运期间游客安全有序出行工作。

  考察饺子的历史时,不要被各时代的名称所迷惑。如前所述,蒸饺和水饺的原型分别可以追溯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而这些食物在唐代的名称还不很清楚,很可能变成了“馄饨”或其他什么名称。宋代开始出现煎饺,蒸饺被称为“角儿”“夹儿”;到了明代,又出现了“饺饵”“粉角”等新的名称;到了清代,才有“水饺”“饺子”等与现代相同的食品名出现。

  不过,煎饺的做法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煎制方法。一般来说,在平底锅中加油,小火煎制后加水,盖上锅盖,煎5~8分钟,是常见的烹饪方法。《中馈录》中只是简略地记录了一下,但用油煎制这一点是与后来的煎饺共通的。另外,皮不发酵、以肉作为馅料这一点也是同样的。

  广州整车生产企业,不少由长三角供应商提供关键零部件;广州占比较高的日系整车生产企业,进口后往往要在长三角完成初步加工和组装,再运至广州进一步加工组装。“偏科”的广州,势必难以实现“汽车强市”目标。

  要知道,前两年,拜登还纯粹是拜年,说点吉利话,表达个姿态。记得第一年(2021年),拜登夫妇大年初一,发了拜年视频;第二年(2022年),也是大年初一披露,两人和白宫工作人员过了一个中国味的除夕。

  <strong>(二)推进产业园区安置区产城融合发展。</strong>开展产业园区与周边安置社区“两区共建”,探索安置社区参与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园区发展红利。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安置区配套产业纳入产业园区范围,支持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增强园区吸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产业园区和安置区覆盖延伸,合理配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商贸物流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建成宜业宜居、环境优美、治理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和安置社区。

段希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