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3 07:34:23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延伸,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

  应当看到,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先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不等于把一些需要改造 升级的传统产业当成所谓的“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就能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中焕发新生。

  以印刷业为例。在“铅与火”的年代里,油墨味道曾是不少人的集体记忆。时过境迁,在浙江龙港的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里,印刷业变了模样——通过AR技术,平面印刷图案在电子屏幕上栩栩如生,还能与人互动;借助NFC技术,手机与名片轻轻一碰,信息即被传输至通讯录……这里有周到完备的产业配套服务,集教育培训、创业孵化、成果推广、科技金融等功能于一体,可为印刷业创新提供一站式服务。如今,印刷包装产值占龙港总产值60%以上,这个产业链带动了不少人实现共同富裕。

  再说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升级,数字产业化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新活力、新动能。

  比如,借助数字化力量为实体工厂带来质的改变。一条条机械臂快速转动,几千个细小零部件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合,完成组装的服务器源源不断地从产线上运送出来……走进浙江杭州的新华三“未来工厂”,科技感十足的智造场景刷新了人们的传统印象。这个“未来工厂”集合了5G、AI、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数字技术,实现了单板无人化制造,自动化率达88%,可支撑年50万台服务器的生产规模。在杭州,像这样的浙江省级“未来工厂”目前已有16家。蓬勃兴起的“未来工厂”,也吸引着众多优秀人才前来创业逐梦。

  可以说,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孕育着巨大的市场,连接着亿万人民的日常生活。新征程上,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产业升级会不断迈出新步伐,实体经济将更加根深叶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一是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上担当作为。抓好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做好经济运行研判,加强政策研究。

  “希望瘦西湖能以首届梅花艺术节的举办为一个好的契机,不断打磨活动质量,提升口碑影响,把梅花艺术节打造成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品牌活动,成为早春旅游不可或缺、必须打卡的网红活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副主任王青海说。(完)

  它又是通信器。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后,火星环绕器为“祝融号”提供了中继通信,是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通信员”。

  国是直通车:各地力拼经济“开门红”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动力?今年中国经济良好开局是否可期?

  原文首发于2022年1月5日,本文略有删改。

  耿车通过华丽转身,让人们过上了“诗意”生活。(完)

艾俊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